隔天宋亞去BBC二臺錄製完電視談話節目,這也是他倫敦之行唯一有臺本的專訪,而且是錄播,所以進行得很順利,宋亞和菲姬等人在BBC的錄音棚完整表演了一遍Where Is The Love。
BBC第一電臺的廣播節目也差不多,主持人與他之間的問和答都較為收斂,大體上就是從他對英國的印象、天氣、音樂風格、人生經歷、還有Where Is The Love這首歌,以及這首歌創作的現實背景與心路歷程等方面展開。
“APLUS,你還想念米拉嗎?你就是她歌裡的那個bad guy對吧?”
到了晚上,倫敦一家當地電臺裡,訪談主持人就不太老實了,在直播中突然開始搞事。
“呃……”
宋亞撇撇嘴,還好這是廣播節目,不然觀眾們一定會發現自己臉上的笑容沒了,“我只能說我們曾經有一段美好的過去,這就夠了。”
“不介意聊聊她嗎?特別是你們一起錄製致德克勒克那首歌時的往事。”電臺主持人笑道:“我無意冒犯,只是米拉在英國很紅。”
打榜的時候聊這個這還無意冒犯?宋亞快速調整好心態,笑著打趣,“她在這裡比我還紅?”
兩位主持人都笑了起來,“我們都很喜歡她的致德克勒克,當然,那首歌更是你的,她上次來接受我們訪問的時候,說是你建議她在演唱時使用英式口音的對嗎?”
“差不多吧,她本來就在這裡生活過,我當時認為她帶點這邊的口音唱那首歌更合適。”宋亞回答,接下來他無縫切換成了黑人嘻哈歌手的標準腔調,頻繁使用簡單的短句和語氣詞,總之就是哼哼哈哈。
“能談談你倆為什麼分手嗎?”
&nan,不要有太多聯想。”
“談談你成名前的生活吧,米國媒體說你和幫派糾纏不清,事實真是如此嗎?”
“當然不是,你知道的,貧民區都是那樣。”
“能具體聊一下嗎?”
“就是很窮,生活很辛苦咯。”
“關於幫派的部分?”
“有些孩子認為混幫派很酷,有些則不是,你知道的,我喜歡音樂。”
“你還創作了一首交響樂是嗎?”
“耶。”
“首次公開演奏是由巴倫博伊的芝加哥樂團完成的對嗎?”
“耶,其實只是一部兩分鐘的小品。”
“你如何評價巴倫博伊先生。”
“大師,他很受芝加哥人的尊敬,當然也包括我。”
“你瞭解過他以前的一些故事嗎?”
“沒什麼瞭解。”
“比如感情方面,他早年和……”
“嘿嘿,我不關心我的音樂嗎兄弟?我可不是來聊八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