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守派商會代表的不安中,招標會依舊緩緩地進行著,聯盟成員商會代表都極有默契地投標著自己想要的道路,最終赫爾迦納及周邊地區道路修繕計劃招標會以一百二十四條道路成功競標為結果結束。
到場的五十六家商業聯盟商會中,有三家承建了十條以上道路的修繕工程,其中夏林作為新葉商會的代表投標了與貧民窟鄰近的西區四條大道與七條主幹道,以及十三條次幹道的標書,並且全部成功中標。
這些道路將會在貧民窟基礎建設計劃完成之後,將嶄新的新區與帝都的西區連成一體,進一步將星藍工業園區的影響力擴散出去。
而剩下兩家則是科林商會與布魯克商會分別中標了二十一條道路與十七條道路的修繕工程。
科林商會是科林家族的家族商會,世代經營造船、河執行業,南北兩區碼頭停泊的船隻中,有超過五成都是他們商會名下造船廠出產。
他們此次投標,就是為了趁這個機會修繕碼頭附近的道路,進一步控制航運產業。
而布魯克商會的傳統產業中就有陸地貿易和運輸這方面的內容,自然不會錯過這次增強他們實力的機會。
在剩下的商會中,有十七家投標了三條以上道路的標書,再下面,就是純粹為了履行水泥專利授權契約的商會群體。
這些道路的公路使用費授權時限基本上都定在了十五到三十年上,這個時間,正好是使用石料恰好回不了本,但是用水泥又能賺到數倍利潤的年限。
對於這個結果,阿洛德廳長感到十分古怪,不過他沒有多說什麼,反正有商會願意修繕帝都的道路也是一件好事,因此很快就安排人與商會的人員簽訂契約,然後出具市政廳的相關文書,賦予這些商會修建相應道路的資質。
另一邊,夏林與這五十五家聯盟商會代表離開了市政廳之後,轉而便來到了薇妮雅歌劇院中,開始召開一個小型的聯盟內部會議,具體內容,就是商討如何修建如此之多的道路。
雖然建築行業基本上每家商會都有所涉獵,他們名下都有一些石匠、木匠或是泥瓦匠,用於修築一些建築,但這樣規模龐大的工程,他們每家商會都沒有信心單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而委託石匠行會,又會拉高他們的成本。
因此在夏林這個在聯盟中已經頗有威望的議員的提議下,這些商會代表便從善如流地參加了這個小會。
「各位議員,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手頭並不缺少各種工匠,我們缺少的是將他們組織起來的方式。
因此我提議,各家商會將自身的技術力量統合起來,成立帝都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建築公司,每家建築公司下轄二十五支分配有十位各類工匠的建築施工隊,每支施工隊再招收四十人的普通工人,專門負責這些道路的修建。
首先進行帝都內部道路的重建工作,然後再集合四家建築公司的力量,同時對城外的赫爾迦納—藍湖山主幹道進行修繕。」
夏林站在臺上,對下面的議員們說明著自己的想法,一旁的懷阿特與新葉商會的員工們將他事先制訂好的四家建築公司的計劃書分發給了各位議員,讓他們仔細檢視上面的條款。
「建築公司?聽上去和商會似乎差不多,但這些工匠都是我們商會付出相當的代價才僱傭到的,我們就這樣無償地出讓出去嗎?」
尤倫斯·科林簡單地看了幾頁建築公司的規劃,皺著眉頭地對夏林說道。
「當然不是,尤倫斯議員,我們的公司採取的是股份制架構,根據每家商會派遣的技術人員的水平和數量多寡,我們可以對這些建築公司的股份進行分配。
建築公司的原則是提供廉價的人力來幫助我們完成這些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