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成立的初期是奠定基礎,開展大動作的最好時機,專利權議案半透過之後,夏林又趁熱打鐵,接連提交了三個事先預備好的議案。
第一,以商業聯盟的名義在帝都開辦五所小學,兩所中學,來培養適宜工業園區管理生產研發的人才。
夏林還給各位成員提供了一份他預估的學校投資成本,由於紙張、磚塊、水泥都可以自產,實際上一所小學投資也不過三十金倫特,而中學則是六十金倫特。
為了不讓這些成員們反對這個議案,夏林還提出可以利用工業園區每月盈利中用於技術研發的資金來對這個議案進行投資,不過教材方面需要由商業聯盟出面聘請一些大學者幫助自己編寫。
按照夏林與股東們簽訂的契約,這部分資金本來都是劃撥給他這個執行董事來使用的,股東們僅有監督的權力,若是用這部分看得見摸不著的資金來投資,股東們倒是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一番陳明利弊之後,這群對此並不太感興趣的貴族們,總算是在看出這個議案就是確保商業聯盟的未來的皇女殿下與卡倫伯爵的極力推動下,無所謂地透過了這個議案。
第二,成立聯盟研發中心,由聯盟出資,統合各家商會的技術力量,對核心技術進行專業化研究。
夏林自薦為研發中心總負責人,以研發中心所有技術都對成員有條件共享為條件,換取各家商會對研發中心每年的投資和隨時呼叫商會下屬工匠的權力。
所謂的有條件,其實就是透過會議討論來決定哪家商會獲得研發中心研發出的技術,這個貴族們倒是不會反對。
就算再怎麼看不起夏林低賤的出身,他們這些人精的大貴族在這麼大一個工業園區面前,也不會否認夏林研發新技術的能力,有能做大蛋糕的人對聯盟所有成員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因此很快就透過了這個議案。
第三,成立內部性質的商業銀行,由出資份額來確定銀行股權。
將來哪家商會需要資金,可以經過稽核之後直接從商業銀行獲得低息貸款,同時聯盟各方面的資金流轉也會透過銀行進行。銀行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賬目核算,交由銀行董事會進行稽核。
若是商業銀行運轉狀況良好,就可以考慮涉足對外的金融業務。
這一個議案很是特殊,其中帶來的影響就連多蘿西婭皇女與卡倫伯爵的眼光都難以徹底估量,畢竟銀行在這個世界可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新生事物。
不過按照夏林所說,銀行具備的許多功能能夠讓商業聯盟變得更加緊密,幫助皇女與聯盟高層更好地掌控這個聯盟,因此在經歷了一番利益交換之後,這個議案也順利透過。
至此,商業聯盟就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在政治上、經濟上、技術上都緊密聯絡的大型組織,組織力量比起原始的行業行會幾乎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
而這樣已經有了幾分現代化意思的組織,也為夏林的工業化計劃,提供了一個稚嫩,但很有發展潛力的執行者。
如此重大的改變這些大貴族們自然不會忽視,一直到登上芙蘭雅號踏上歸程的路上,還有不少貴族在細細思索著這個新奇的商業聯盟成立會為自己的家族與商會帶來的影響。
而如今身兼數職的夏林卻是開始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
不過他倒不是忙還存在於紙面上的聯盟研發中心的事情,這個東西需要和未到場的開明派的小貴族們與商人們也進行各方面溝通,距離正式透過還有一段時間。
何況透過之後還要先建立商業銀行才有提供資金的實體機構,夏林要開展動作,還得等銀行成立之後從那裡拿到錢再說。
夏林忙碌的是他的教育計劃。
第一批要建立的五所小學,雖然規模很小,但在夏林看來卻是星星之火。
以天朝人的天性,再窮不能窮教育,想要工業快速發展,教育的施行絕對是越早越好,因此夏林才會寧願用工業園區的研發資金進行投資,也不願意在會議上和聯盟成員們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