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軒
十二月十五日,希望之城的大雪沒有融化,氣溫又再一次降低,昨夜下了一夜的暴雪,讓整個希望之城陷入了銀裝素裹當中,凌晨才停下,民政局立刻出動清潔工和鏟雪車,只用了兩個小時就將所有同車道路上的大雪推到了路兩邊,這些清潔部門之所以這麼賣力,還是這份工作得來不易,在臨時身份當中,清潔工的薪水算是中等偏上,怎麼能不盡力呢。
早晨六點多,天色還沒有全部亮起來,張老漢就在自己家門口掃雪,披著一件上好的黑色羊皮大衣拿著一把大掃把吃力的揮舞著,他家的蓋碗茶和特色燒餅可是很受歡迎的,這是冬天,所以營業時間晚了些,但是,早上七點也是要開門營業的。
“張大哥,來十個芝麻燒餅。”一個人捂著大氈帽,拿著一個蓋著棉布的小盆走了過來。
“去裡面等著,七點開始賣,還沒到點呢。”
張老漢頭都沒抬的說道。
“得嘞,是我來早了,也行,不用排隊了。”
這個顧客看了眼表,然後就走進店裡。
這個店鋪是一個臨街的拐角,一棟佔地面積三百平米的二層小樓都是張記茶鋪,一層是營業的,二層是倉庫和住的地方,倒是看起來頗為大氣。
張老漢原本就是想賣個大碗茶,再填幾個點心,夠過日子就成,沒想到會有這麼大的一個店面,倒是讓張老漢原本悠閒自得的小日子變得忙碌起來。
這時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穿著厚厚的軍大衣走出來,說道:“大爺,我來吧。”
“沒事,就掃出條道,快掃完了,你去幫二妮吧。”
“哦。”小女孩走進屋子裡。
張老漢又掃了幾下,掃出條小道後,就拄著掃把,從懷裡掏出一個菸斗,用打火機點燃後,美美的抽上一口,這可是侍衛處的楊曦送的好菸葉。
客人漸漸多了起來,說實話,他的店裡只賣幾種數的出來的茶葉和茶點,味道雖然不錯,但是在現在的希望之城裡還真算不上特別出眾,能有如此之多的顧客,還是因為他家的茶點物美價廉,而且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和豐街上,還能吃到如此便宜的茶點才是關鍵。
張老漢看著小娟忙碌的身影,笑了起來,他們這個小店除了他們爺孫倆,就是這一對兒小夫妻了,實在從青州來洗完之城路上認識的,就請回來幫忙了,雖然不能幫他們解決正式居民證,但是卻能讓這小兩口過上安穩的日子。
他們這個小店的可以說都不是他們的,但是卻不用擔心任何問題。
這個二層小樓是一個叫做賀大商的侍衛處軍官的,只要他們用一天,就不會收一分租金,店裡的裝修當初是一個叫做李錦江的農業部官員用撫卹金給裝修的,小店還不用報稅,據說小店的稅收是由曙光社每個月替他們交的。
而且兩名幾乎沒露過面的周鳴和丁銳,每個月都送來不少麵粉,讓他們的茶點幾乎是零成本。
張老漢叼著菸斗的走進店裡,已經七點了,店裡已經營業了,看著在視窗收錢的孫女,他不由得嘆口氣,他這道,他的這一切待遇,都是拖那個戰死的孫女婿之福,希望之軍的人都是念舊的人,尤其是這些侍衛處的人,對他們可以說是無微不至,還有一種潤物無聲的溫暖。
“爺爺,說你多少次了,早上起來不能抽菸的。”視窗收錢的少女示意身後的男子接下她的工作,他走出視窗,來到了大廳。
“行行行,我不抽了,你小心點,走慢點。”張老漢看張二妮走出來,立馬磕掉菸斗裡的菸葉,哂笑的連忙說道。
幾個臨近的客人也說道:“是啊,二妮,你這挺著大肚子的,別動了胎氣。”
“對呀,我算算,都快六個月了吧,可得小心些。”
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拎著手裡的燒餅紙袋,連忙上前扶住張二妮,讓她坐在一張長椅上。
“我沒事,運動運動好。”張二妮調皮的吐了吐舌頭,說道。
“還是注意點好,你年紀太小了,這個歲數懷孕,對你來說,本身就是危險的。”這個婦女倒是過來人,說道。
“就是,聽郭阿姨的。”張老漢把自己的大衣掛在衣架上,又給火爐加了點碳,就挽著袖子過來幫忙,說道:“你呀,就別亂動了,在視窗後面收錢就好了,要是再亂動,就上樓待著去。”
張老漢可是知道,雖然沒人說,但是多少人盯著張二妮肚子裡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