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九登鬼宴> 第一卷:入職 第二十節:女媧傳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入職 第二十節:女媧傳承 (1 / 2)

“門老,我真的是什麼都能挑?”張嫌問道。

“當然可以,只不過能輔助你修煉魂力的功法你只能選擇一個,你也只能選擇一個,修煉多了無用。”門老回答著。

“為什麼?”張嫌不解的問。

“僅靠自身靈魂吸收煉化外界的魂塵是相當緩慢的,功法的目的是將身體內的五臟六腑作為對魂塵煉化的器官,被五臟六腑煉化過得魂塵,能更快的成為魂力補充的養分,更容易被靈魂吸收,達到鍛魂聚塵的目的。”門老講簡單解著關於魂力功法之間的關係。

“五臟六腑能煉化魂塵?靈魂和現實世界雖然同處一界,但是軀體是實體,靈魂境更虛無,怎麼可能相互觸及呢?”張嫌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雖然我門老活了百餘年了,但是不算聰明人,對其原理也知之甚少,借用南郭先生的話說,這叫做進化論,人的軀體在生命起源初期並不具備煉化魂塵的能力,或者說只有很簡單的煉化能力,所以靈魂才會選擇人的軀體作為寄宿空間,但是因為常年被靈魂寄宿,人的軀體演化出了符合煉化魂塵的五臟六腑,和那個什麼進化論的類似,人就鍛魂聚塵了,也就成為了最佳的靈魂寄宿體。”門老繼續解釋著,像是在重複著別人告訴他的話一樣,有點乾澀。

“靈魂引導軀體同化嗎?您老講的是魂體相通,我想問的是這煉化魂塵有是怎麼做到的呢?”張嫌繼續問

“這個好說,因為五臟代表著生命起源需要的五種物質,也稱之為五行,五行各代表一種介面成型後的最原始的波動方式,六腑僅是通道,魂塵入了五臟,被五行波動衝擊歷練,再經過六腑,整個過程就和那帶殼的種子被剝了殼一樣,靈魂再享用的時候就容易咀嚼了,魂塵就更容易吸入都靈魂當中。”門老解答著張嫌的問題。

“那為什麼只能修煉一種功法?”張嫌追問道。

“這就和剝瓜子一樣,你同一時間不能用兩種姿勢剝同一枚瓜子,無論你如何吸收魂塵,都只能控制自己的五臟六腑以一種模式吸收魂塵,只是不同的模式下的效率有所不同,選擇最好的魂力功法就是選擇能讓你吸收魂塵效率最高的那一種,你就算練就了十種,也只能選擇一種實際使用。”門老接續解釋著。

“原理如此。”

張嫌大致上明白了,這就和渡渡鳥吃大顱欖樹的果實一樣,吃進去的是果子,排出來的是被消化了殼的種子,功法應該也是講如何操縱自己的五臟六腑給魂塵“剝殼”的,只不過“剝殼”的方式不同,得到“種子”的機率也不相同,人只有一副軀體,所以只能使用一種消化系統,這就有了只能修煉一種功法的限制。

“功法難道不是隻有在修煉之後才能知道效率大小的嗎?我可不可以多修煉幾種之後選擇那個效率最高的?”張嫌腦子轉了一下,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

“按理說是可以,但是這樣做也有弊端,首先,你要是同時修煉兩種功法,因為執行模式的不同,勢必會相互干擾,每一種都很難修煉到大成,也有和你同樣的想法的人嘗試過修煉多種功法,結果就是五臟六腑過早的衰竭而死,其原因在於修煉和使用功法會對軀體造成大的負荷,五臟六腑能承受的極限也就是一種功法的修煉,修煉多了,勢必會造成這種結果,當然,你也可以完全放棄原有功法改修其它功法,這要看你的選擇了。”門老解答著張嫌的疑惑,講得頗有道理,不像是危言聳聽。

“我知道了,謝謝門老。”見門老給自己講解的這麼細緻,再次衝著門老作揖表示感謝。

“好了,你進去吧,最裡面的那個架子上放的是功法,其餘的架子放的全部都是魂技,這裡有二十一種功法和八十六種魂技,你自己去看去挑吧。”門老揮了一下他的衣袖,靈魂再次融進了天魂閣的大門裡。

張嫌開啟了陰陽眼,在黑暗中也能看清天魂閣的佈局,天魂閣和集訓的會廳結構相同,整個天魂閣就像是一個密不透亮的圖書館,裡面林立著一排排古木書架,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有幾個架子給張嫌帶來著那種滄桑感是天魂堡都無法比擬的,散發著百年積沉的香氣,有些還夾雜著一些腐味,少說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只是張嫌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也看不出這些古木書架的價值,只能漫步向前,尋找著自己感興趣的功法和魂技。

張嫌的目的很明確,既然門老說了,功法是修煉的基礎,張嫌就先徑直的走到了天魂閣的最裡面,尋找一個功法作為自己魂師之路的開端,既然功法的好壞在於對魂塵吸收的效率,那麼在堆滿功法的架子上找出那個效率最高的功法就是張嫌這次要達到的目的。

說是堆滿了功法,不如說堆砌在上面的都是一些奇形怪狀的雜物,有書,有卷軸,有竹簡,有石頭,有貝殼,當然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東西,雜亂無章,卻又把一排書架堆得滿滿的,好像是博物館陳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古怪藝術品一樣,或者說是藏家臨時存放一些不知道從哪兒淘來的小玩意兒,總之完全不像是張嫌印象中的那種存放武功秘籍的地方。

張嫌小心翼翼的在功法書架上翻來翻去,雖然天魂閣昏暗,但是陰陽眼能讓張嫌看清上面的字跡和雕紋,類似書、拓本、竹簡一類的,上面還有些張嫌能看懂的文字,在張嫌翻閱過程中,這些文字講解也讓張嫌對五臟六腑如何煉化魂塵的原理有了更多的瞭解,、對五臟六腑的使用也有了更多的認知。

張嫌根據看過的幾本較為現代的書籍內容,對五臟煉魂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人的軀體散發出來的生命波動是由五臟控制,並不是人的神經,五臟對應道家五行,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其實這和生物體的構成有關,比如說金屬性,人體內很多微量元素就是金相,而肺部是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作用場所;再比如心這個器官,在腎上腺激素刺激下就會改變跳動頻率,跳動頻率的改變也意味著一個人的體熱的變化,古人將這種體熱變化稱之為火相,也就是說這些古道學、古玄學的記載並不是胡編亂造,而是古科學和現代科學在語言表達上存在差異。

金木水火土被看做是萬物的構成基礎,在魂師古籍內被叫做“源起五質”,每一種都具備自己獨有且細微的相位波動,五質組合在一起,便生出骨、肉等其它生物器官,生物就組建完成了,根據五質的比例不同,生命也可以劃分成不同生物,五質共存於一體的叫做動物,五質中缺少土相的,稱之為植物,以此類推,世間生物都可以用五行組合種類來劃分,最後得到的就是生物學中的“類”的概念,因為古人編纂五行是從組成元素上來劃分的生物的,比現有的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生物類別劃分方式還要精確。

從宏觀上將,生物的組成是五質的存在組合,從微觀上將,人體內五質共存,但是存量是有差別的,有人的木相多了些,有人的金相少了點,這種微量上的差異就算很細微,也會組合放大之後表現出來,結果就會出現生命差異,所以世界上幾乎沒有一模一樣的人,從理論上來講,有可能的存在完全相同的生命,只不過這種機率太渺小,人口的基數還沒有大到促使這個機率發生,再加上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生存空間和不同的時間線,存在一模一樣的生命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說回到人體,五臟是五質的最佳代表,比如心這個器官裡面,火相就佔了最大比例,所以心中火相更加純淨,同理,五臟其它各司五質中的一相,五臟就會根據組成不同而散發出不同的波動,心肝脾肺腎每一個部位都有一種特殊波動,這些波動相互融合便是生命波動,這些波動相互分開便是五質特性。

而魂塵不在源起五質的範圍內,卻又和五質同處一界,人在呼吸的時候同樣也會吸入魂塵進到體內,所以靈魂在人體內也會隨著軀體的成長而成長,只不過比較緩慢。

功法的作用是引導人在吸收魂塵的時候更好的使用五臟對應的五質對魂塵進行提純,讓魂塵經過五臟的時候,可以接受五質波動的洗刷,洗刷掉魂塵外面那層五質之殼,沒了殼的魂塵就像是被剝了殼的瓜子一樣被靈魂快速吸收,一個好的功法,可以把五臟提純度提高到很大比例,對魂塵吸收的能力才會提升。

張嫌翻了翻書冊,大部分張嫌能看得懂的書冊都已經註明了修至大成後的效果,大多數書冊和古籍的記載的煉化魂塵效率都在三成到四成左右,也就是說每次吸收魂塵後,能煉化的比例在百分之三十到到百分之四十之間,張嫌感覺這種效率太低了,無法滿足自己快速變強的奢求,所以張嫌又去把玩了其它一些帶有功法的東西,想要從中找出更好的。

果不其然,張嫌在架子上發現了一個帶有圈狀螺紋的類似蝸牛殼的東西,發現殼上印著一些順著螺紋排列的文字,是按照螺紋的順序書寫著,沿著螺紋的方向環繞在殼的表面,字雖然能看懂,但是有些類似古文,上寫著:煉塵入體,抽絲剝繭,五行化箔,積於塵之上,循序導向,蜿如蛇形,似鑲箔金蝸之文理,終於一點,大成可七分魂塵。

這個好像大蝸牛殼一樣的東西被張嫌託在手中,殼上面的字不多,也不像書冊之類有小標、註解,但是從言語來看,應該也是一個種功法,好像是說要把自己的體內五行煉化成類似螺紋金箔一樣的狀態,然後和進入體內的魂塵鑲嵌、融合在一起,並控制其用盤旋的方式在體內執行,最後透過體內的五臟匯聚到靈魂這一點上,就可以實現以七成效率聚集魂塵。

這個功法是張嫌翻找了所有物件之後才發現的最高效率的功法,書架上還有一些別的奇形怪狀的小玩意兒,上面也印刻著功法秘技,雖然比那些書冊上百分之三四十的功效好上一些,但是卻都沒有這個蝸牛殼上描述的要好,所以張嫌有點動心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