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是怎麼認識那個周橋的?”看到那個不停踢著路上石頭的表姐,銣初心中那股好奇心越加濃郁了,走上前,不禁好奇地問道。
表姐這幅模樣,就像是被搶走男朋友的樣子,難道她們這時候對對方就有好感了嗎?
也不對呀,自己十五歲來江城的時候,表姐可是孑然一身,那時候的她雖然在服裝廠上班,但是她也跟過來幾次,也從來沒見過周橋。
還有就是,表姐好像是在十九歲的時候,經人介紹……
不對,好像有什麼東西被自己遺忘了。
“什麼認識?”被銣初突如其來的動作嚇了一跳的胡麗娟,斜著頭疑惑地看著她。
表妹這一驚一乍的樣子,著實讓她覺得很好奇。
“我是問你和周橋是怎麼認識的,我去年來的時候,他好像沒有在這裡。”將心中的疑惑直接壓下去,先把第一個問題解決了再說。
“哦……你說他呀,我跟他還是同學呢!我們從小就認識,他就住在我們家對面的那個大院。他小學在這裡讀的,從初中開始,就跟父母在項城,只有暑假過來玩。”胡麗娟語氣平淡地說道,只是心中已經湧起了翻江倒海般的思緒。
胡麗娟是整個江大路讀書最早的。在這個本就不太平的時代,能夠讀書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很多都是七八歲八九歲,甚至於十歲才開始讀小學的都有。所以在她讀書的時候,班上的同學比她大五六歲的都常見,一個班級的年紀都是參差不齊。
周橋是胡麗娟的同桌,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江城原先也是五二二後來改成了六三三,也是唯一一個率先改革的城市),她們兩個從未變過。
作為一個比她大的男孩子,周橋並不是特別討厭的那一種,平時反倒還會幫助這個被家裡嬌慣的女孩子,上下學幫忙背書包就是常事。
胡麗娟比較貪玩,整天跟其他孩子裹成一堆,彈彈珠、滾鐵環,什麼好玩的東西都有她。
所以,每一次放學,陳小菊就要問一下週橋,她家寶貝女兒去哪裡了,對於他這個打掩護的,每一次都是說:“麗娟值日在學校掃地”或者就是“她在學校做作業”。
只不過,這時間一長,陳小菊還是發現了貓膩,自家女兒每次吃完晚飯,就要出去溜達一轉,並且是溜達過後才會有個書包在身上。
對於女兒的學習,她可沒有胡蘭抓得那麼緊,孩子只要沒事,天天回家,她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她的不作為,還讓胡麗娟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機智,沒有被爸爸媽媽逮住。
所以就這樣,小學六年,周橋給她當了六年的書童。其實最初的時候也是五年,也剛好在她們這一屆改了。當時讓很多家長改抗議了,這多讀一年,就意味著要多給一年的學費,對於那些孩子多的家庭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只是,既然實施了,肯定就沒有改的餘地。
只有銣初她們那裡最不好,五二二,像銣初這種五歲就上一年級的孩子,還真的是巨大的挑戰,所以銣初前一世學習跟不走也是有原因的。
就她讀小學初中,班上比她大十歲的都有,尤其是要畢業的那一年,因為初中也是要考的,考不上的就要重讀,這時候本就把學習抓得不緊,重讀的還是有不少,不過,也有的考不上直接放棄的。
“嘖嘖嘖,你們兩個這是青梅竹馬呀!”聽到胡麗娟的話,銣初恍然大悟。
怪不得,前一世,她們兩個在經人介紹後,簡直就如膠似漆,就像是認識很多年的朋友。就連結婚後,兩個人的關係也是很要好。並且無論表姐發什麼脾氣,周橋都是一臉包容的樣子,對她很是寵溺,根本就不會對她紅臉。
“瞎說什麼!”抿了抿嘴唇,嗔怪地說道。眼睛裡也是埋怨的表情,這話可不能亂說的。
“我可沒亂說,表姐,那個周橋以後不會是我表姐夫吧?”看了看後面跟來的男孩子,銣初再一次問道。
說話的聲音還提高了那麼一點點,只要是有心人都能聽到。
“瞎說什麼呢!你再胡說,我就要撓你癢癢了。”伸手就要朝著她的咯吱窩去撓。
“別別別,我怕你了。”對於一個怕癢癢的人來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得上這個了。
“咦~周橋,你怎麼過來了,你不是去找你外婆了嘛!”在跟表妹打鬧的時候,胡麗娟發現了跟在後面的周橋。
對於他的到來,她一點都不好奇,因為他外婆的家,就在自己家對面。
“我外婆她們從江邊那條路走的,那邊涼快一些。”其實周橋根本就沒見他外婆走哪條路,只是按照這麼多年的習慣說的。
在江城待了這麼多年,對於外婆每天晚上就要去江邊溜達一圈,早就習以為常了,江邊也有微弱的燈光,還有就是外婆也不是一個人,還有好幾個老姐妹跟在身邊。
“那你不跟著去,從這邊來。”胡麗娟很是平淡地說道,只是在看到銣初那眼帶笑意的眼睛後,有一點點侷促的感覺。
這臭丫頭,在看什麼呢?
“這邊近一點,我又不愛湊熱鬧,給,這是我姨夫從香江帶過來的糖。”走到跟前後,周橋從褲兜裡掏出了一把五顏六色的糖。
“哇!周橋你太好了!”對於糖,胡麗娟可是大愛,那可是來者不拒。
只是在拆開一顆後,小臉就皺得跟苦瓜似得。
“怎麼了?這個糖可是水果……”因為只有路邊微弱的光,在發現不對後,周橋走近才看到。
他是最近才過來,原本一來就去找她了,結果被告知她去她外婆家了。
但是又怕她突然回來,就把給她帶的糖果放身上,沒想到天氣太熱了,用塑膠糖紙包裹的糖已經稀了。
“算了,不要吃了,我外婆家還有,明天我再給你拿點過來。”既然都已經融化了,也沒有吃的必要,對於家境比較好的周橋,這點東西他還是買的起。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