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雜談:敬新磨

賈雨村又舉了一大堆秉正邪兩賦所生之人的例子,我們根據出場順序逐個介紹。

20、李龜年

前面介紹過的十九位秉正邪兩賦而生的名人大多是能寫會畫的,他們抒發情感、引領潮流主要靠筆,也有幾位愛唱的,寫了新歌自己也唱,但是都不專業。李龜年是開元初年的職業音樂人,後來名氣太大,幾乎成了唐明皇的私人音樂顧問。

李龜年唱的好,是當時公認的全國第一,他還擅長作曲、編曲,篳篥、羯鼓、琵琶等樂器無不精通。遇到李龜年休息,從皇宮裡出來,又會被公卿大臣請去表演,在宮裡唱累了,嗓子不舒服,也照樣去。他可不是怕得罪權貴,只不想冷落了粉絲們的熱情,不能唱就演奏樂器。

李龜年在樂器演奏界的地位,就如同現在的幾位民樂演奏大師,拉二胡的陳軍、彈琵琶的方錦龍、吹嗩吶的劉英。說到這兒,我突然想,三四百年後,也許觀眾還能看到我的這段影片,也許會去找幾位大師演奏的錄音、錄影。但是李龜年只留下了他唱過的歌詞,現在叫唐詩。

李龜年極度受寵,他在洛陽奉皇帝之命建造的府邸,規模超過了一般的公侯貴族。只要李龜年在家,他家裡就高朋滿座熱鬧非凡,而且李龜年不只跟有錢有勢的交朋友,登門拜訪的達官顯貴確實多,也有寫歌詞的落魄詩人、民間的歌手、舞蹈演員,只要志趣相投,李龜年不問出身門第、無論貧窮富有都能做朋友。

除了在皇宮大內陪唐明皇、楊貴妃,李龜年最常去的是唐明皇的弟弟岐王家。琴棋書畫無所不能的王維是大才子,開元十九年,考中狀元,在洛陽拜訪社會名流,也去岐王府走動。李龜年當時被請到岐王府表演,玩音樂的王維被震撼到了,就把自己寫一首歌詞送給李龜年唱,“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聽哭了,這首歌一下火遍全國。在B站,聽西本智實指揮,玉置浩二演唱的《秋意濃》就有那種感覺,網友們都發彈幕說“先哭為敬”,唱得包涵深情,觸動靈魂。王維又專門給李龜年寫了幾首歌詞,流傳下來的有《江上贈李龜年》,後來被改名叫《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安史之亂後,兩鬢斑白的李龜年流落江南,還唱過這首《相思》,你大爺就是你大爺,唱完,又哭倒一大片。

李龜年最終也客死江南,他死之前,杜甫也流落江南,兩人相遇感慨萬千,杜甫就寫了一首《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亂世漂泊,全詩一個悲涼的詞也沒用,只有“落花時節”四個字,舉重若輕,回憶不盡、感慨無限。

21、黃幡綽

說完歌唱家,要介紹喜劇演員黃幡綽了,他入宮三十多年,專門為唐明皇表演“參軍戲”。“參軍”是一個官職,從前有擔任參軍的官員貪汙,被告發了,皇帝就讓戲子穿上官服,扮演參軍,再讓另一個的戲子捉弄這個貪官,就叫“參軍戲”。是兩個人表演的喜劇,類似於現在說相聲的,逗哏戲弄捧哏,郭老師愛說,驢老師有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驢老師娶的是富貴人家的小姐。

隋唐之前就有“參軍戲”,到晚唐,參軍戲發展為多人演出,戲劇情節也比較複雜,喜劇為主,也出現了正劇和悲劇,除男角色外,還有女角色出場。對宋、金雜劇的形成有著直接影響,元、明雜劇又影響到京劇、越劇、豫劇的形成。

黃幡綽雖然是戲子,卻愛開著玩笑勸諫皇帝,野史中有許多記錄。有一次,黃幡綽扮演參軍,演出完了,唐明皇還沒盡興,就命人將黃幡綽扔到水池裡。黃幡綽在水裡一沉一浮,逗得唐明皇、楊貴妃哈哈大笑。過了一會兒,黃幡綽像一落湯雞一樣爬上岸來。唐明皇這時還戲弄他說:“你剛才上了一趟龍王殿,是不是很開心,見到了什麼新鮮事?”

黃幡綽認為這正是向皇帝進諫的好機會,一本正經的說:“我在水裡的確見到了新鮮事。我見到戰國時候的屈原,還跟我聊了幾句呢!”唐明皇一聽更來勁了,問:“他對你說了什麼?”黃幡綽就笑著說:“屈原告訴我,他碰上了楚懷王這樣不聽忠言的昏君,才跳江自殺。如今你在英明聖主身邊,怎麼也落到如此下場呢?”黃幡綽這番話諷刺唐明皇這樣胡鬧,快成為昏君了。說得唐明皇哭笑不得,以後真的收斂了。

唐明皇統治後期嬉遊無度,整天沉迷於馬球運動上。宮中已經養了很多寶馬良駒,還想方設法蒐羅千里馬。有一次,他問黃幡綽:“我想要千里馬,從哪裡找精通《馬經》的伯樂來幫我選馬呢?”黃幡綽又一本正經的說:“當今朝中三位宰相都是精通《馬經》的伯樂。”

唐明皇奇怪地說:“我天天和他們討論國家大事,只知道他們精通政事,其他學問也各有所長,有的文筆好,有的書法好,有的愛畫畫,卻從來沒有聽說他們之中有會相馬的。”黃幡綽笑著說:“和陛下一起打馬球的宰相們騎的馬,都是寶馬,所以他們都是相馬專家。”黃幡綽諷刺唐明皇和大臣們應當多考慮國家大事,不該整日沉溺在馬球場上。這話說得唐明皇只好不再提馬的事。

黃幡綽是個藝人,皇帝高興時還能勸幾句,勸的多了,唐明皇有心裡有數,難免對他發脾氣。有一次,要在宮中辦音樂會,讓太監召黃幡綽,黃幡綽有事沒及時趕到。皇帝怒氣衝衝,幾次派人到處找他,黃幡綽進宮中時,聽到唐明皇正在殿上擊鼓。

從鼓聲中,黃幡綽知道皇帝大怒,真是伴君如伴虎啊!他請求太監不要馬上報告他進宮的訊息。一會,鼓聲徐緩多了,但仍含有殺氣。鼓聲中皇帝板著臉問道:“黃幡綽來了沒有?”黃幡綽連連擺手,向殿上的人示意,叫他們不要說。直到一曲奏完,換奏一首新的鼓曲時,鼓聲才敲幾下,黃幡綽立刻進殿拜見。

唐明皇問道:“剛才幹什麼去了?”黃幡綽回答說:“家中有個親戚來看我,我送他到郊外,望聖上恕罪。”這時皇帝怒氣已消,一面打鼓,一面點頭。太監才透露了黃幡綽早在殿門外等待的情況,唐明皇追問黃幡綽為什麼早就來了不進殿?黃幡綽解釋說,他從樂音中聽出了喜怒,所以等聖上怒氣消時才敢進來。唐明皇嚴厲的說了一句:“我的心事,豈有讓你這個優伶奴婢知曉的道理。”也沒再過多責備黃幡綽。

一種說法,安史之亂中黃幡綽被迫為安祿山表演,平叛後有罪被殺,另一種說法,黃幡綽南逃,跟李龜年一樣,客死江南。

22、敬新磨

敬新磨是五代時期,後唐的宮廷戲子,也是表演戲劇的。後唐皇帝唐莊宗跟唐明皇一樣,是票友,唱歌跳舞,有時候粉墨登場跟優伶一起表演。一次,唐莊宗表演時高聲呼喊“李天下,李天下在哪裡?”李天下正是他給自己起的藝名,他自己喊自己,有戲劇效果,但這樣呼喊,別人都不敢回答。

敬新磨跑到他面前,打他耳光,當然是輕輕的打。皇帝臉色大變,侍衛和其他戲子們一起把敬新磨按住,敬新磨說“治理天下者只有皇帝你啊,還想呼喊誰呢?”當時國家分裂,唐莊宗也想治理天下,藝名李天下,被敬新磨解釋成治理天下,皇帝就反怒為笑,不但沒有治他的罪,反而給了他很豐厚的賞賜。

後唐莊宗喜歡打獵,每次都踏壞莊稼,又一次皇帝出城打獵,中牟縣令上前勸諫皇帝,說老百姓種地交糧,皇帝大臣才有吃有喝,士兵才有軍糧,可以開疆擴土、保衛國家,要善待百姓,不能毀壞莊稼。唐莊宗正在興頭上,立即大怒,不等他把話說完,就命人將縣令拉下去砍頭。

這時候敬新磨跳了出來,對著中牟縣令唱,進行戲劇表演,歌詞大意說:“你是皇帝任命的縣令,難道不知道皇帝喜歡打獵嗎?為什麼還要放縱農民在這種莊稼,給朝廷繳什麼稅賦啊?應該讓縣裡的農民捱餓,把地空出來,讓皇帝縱橫馳騁、自由飛翔,你真是罪該萬死!”他唱一句,其他戲子也跟著唱一句。唐莊宗大笑,就放了中牟縣令。

皇帝回頭想想,這敬新磨救了縣官和農民,自己昏庸暴虐,敬新磨卻落了好名聲。不久,就有人告敬新磨收受賄賂,皇帝非常惱怒,從此敬新磨就在歷史上神秘的消失了。歐陽修評價說,當時宮廷裡的優伶中只有敬新磨是沒有惡評的,歐陽修離敬新磨生活的時代很近

秉正邪兩賦所生的成都名妓薛濤、蘇軾侍妾王朝雲

【文字: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chuò、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這個“易地則同之人”,就是指正氣、邪氣相互搏擊的情況下,所生的一類人,這類人身上既有正氣,又有邪氣,雖然他們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機遇不同,但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兩賦。

賈雨村又舉了一大堆秉正邪兩賦所生之人的例子,因為卓文君咱們在第六集裡說過,紅拂女咱們在第十一集裡提過。崔鶯是《鶯鶯傳》和《西廂記》裡的主要人物,她跟賈寶玉、林黛玉關係密切,等到相關回目裡去討論。本文只介紹剩餘的秉正邪兩賦所生的薛濤和朝雲。

25、薛濤

薛濤的父親在長安當官,他把唯一的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就教她讀書、寫詩。他為人正直,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謫到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從繁華的京城搬到了遙遠的成都。沒過幾年,他就命喪黃泉。

薛濤年僅十四歲,母女二人陷入經濟困境。薛濤父親留下的一點積蓄很快就花光了,不得已,在十六歲時憑藉顏值和才藝,薛濤成了一名營妓。

打仗是拼命的事,不能帶著老婆上戰場,平時軍營生活中也難免有壓抑的情緒,所以在很早以前就有營妓,營妓被統治者用來籠絡高階將領,同時被高階將領用來籠絡下屬,還能用來獎勵立功計程車兵。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把設營妓作為一項制度定了下來,之後的南北朝、唐、宋一直沿用。在營妓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官妓,有些時期官妓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唐、宋官場應酬宴會,都有官妓侍候,明代隸屬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清朝初期把這個制度廢除了。

官員和妓女,本來是社會地位懸殊的兩種人,但是,歷史上,這兩種人的關係非常緊密。朝廷設營妓、官妓,有問罪家抄家後女眷入妓的,也有孤兒從小培養入妓的,還有營妓的女兒繼續當營妓的。這些女子顏值高、身材好是基礎,為了迎合文官們的需要,必須學詩書琴畫等。有不少朝代明文規定,朝廷官員不能進民間青樓,只能招官妓,蘇東坡等人也經常出入官妓場所。“烏臺詩案”發生後,蘇東坡被捕,還有一位官妓替他四處奔波。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