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長寧二年,國庫就開始充盈了起來。
雖說大寧一直施行免稅的政策,但由於商業逐步發達,所收的賦稅也不在少數。
用蘇玄的說法來說,這叫不賺窮人的錢,賺富人的錢。
當然,國庫有錢的最主要原因,稅收只是其中一部分。
蘇玄開拓了許多官營產業,並且促使這些產業實現了真正的規模化和產業化。
會寧城的地下工廠,改名為大寧官營軍工廠。
就那一個軍工廠,直接創造兩萬多個就業崗位不說,還間接的養活了會寧城幾十萬人。
整個北方的繁榮程度,可不比南方差。
而會寧的軍工廠,還在生產火銃和複合弓等武器。
蘇玄則把這些落後的武器,以高價賣給了其他國家。
他一點也不怕其他的王朝擁有火器,只要他能一直保持版本優勢就行了。
有趙靈兒和包小星這些工匠奇才在,大寧的武器落後不了。
火銃和複合弓,為大寧帶來了大量的收入。
現在北方擁有平原城這座巨大的糧食倉庫,而南方的農業也非常發達。
不僅僅是火器能做到出口,就連糧食,也都可以做到出口了。
農工商三個行業齊頭並進,大寧王朝想不富裕都不行。
長寧二年末,朝廷內閣透過了發展水師的提案,計劃一共兩千萬兩白銀,分作四期,用來發展江陵水師。
蘇玄親自拍板,給韓瑜之子韓衝韓冬兩兄弟撥下去了第一批白銀,一共五百萬兩。
長寧三年
年中,蘇玄親自來到江陵城。
一來是視察一下江南的狀況,二來則是看看韓衝兩兄弟的成果。
月湖邊上。
韓衝兩兄弟帶著一大群人等著。
蘇玄的車駕一到,他們立馬上前行禮。
「臣等參見陛下!」
蘇玄走出馬車,走上前去。
「都免禮。」
「謝陛下!」
「半年過去了,帶我參觀一下你們的成果看看。」蘇玄笑道。
「陛下請。」
月湖邊上,已經建起了一座造船廠。
順帶一提,這座造船廠是去年年初就開建了的,而且是老當益壯的包本親自操刀的。
現在第一批戰艦已經下水了。
其中一艘主力戰艦,長度超過了三十三丈!
排水量更是超過了萬噸!
蘇玄來到港口,看著這一艘龐然大物,心想當年如果有這玩意兒,只需要一艘,就能幹掉駐紮在月湖的大夏水師了。
韓衝兩兄弟帶蘇玄上艦參觀,並給蘇玄解釋戰艦的具體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