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鳳歌輕輕抿了一口青梅酒,心中掛念城外的溫瘸子一家,便開口問蕭文遠:“蕭前輩,那城外溫家茶鋪一家如何了?晚輩曾答應保他們平安的。”
蕭文遠微笑道:“賢侄放心,那溫家茶鋪的一家子現在好得很,我已經吩咐下去,蕭家子弟儘量對那溫瘸子一家多加關照。”
韓鳳歌點點頭,他是十分喜歡這溫家鋪子自己釀的青梅酒的,若是哪天喝不到了,他會很傷心。
沒有推杯換盞,也沒有把臂言歡,三個人和一個少年便安安靜靜的坐在這院子裡細細品酒,靜靜納涼,時不時有些談笑。
在這期間,幾人說到關於蕭家恩怨因由,韓鳳歌好奇問道:“不知當年為何一家人會落得刀劍相向?”
蕭文遠便將當年蕭家上一代因為爭奪家主之位鬧得人才凋零,後來蕭文山做了家主又舊事重提苦苦相逼,蕭文景被追殺無奈之下逃離蕭家,而當時的蕭文遠因為年幼,重病在身的二孃芙蓉夫人自盡才讓他得以保全性命。而年幼的蕭文遠為了給二孃報仇假意投靠蕭文山的事情大致講給蕭玉和韓鳳歌聽。
韓鳳歌聽完仍是不解道:“當時蕭前輩已經有了絕對的把握殺了蕭文山、蕭文海兄弟為芙蓉婦人報仇,卻為何最後只是將他們流放?”
蕭文遠聽完他的疑問,悽然一笑道:“或許你還年輕,不知道世上其實有很多東西比仇恨更重要,若是我殺了蕭文山兄弟二人倒是可以為二孃報仇,可是蕭家呢?蕭家萬年基業或許就會因這一場兄弟相殘而引來他人覬覦,最後毀於一旦,數千的蕭家子弟為此丟掉性命。這樣做豈不是對這數千蕭家子弟不公平?”
韓鳳歌聽完蕭文遠的解釋和反問,陷入沉思之中。
第二天清晨,韓鳳歌、蕭玉、賀新知三人拒絕了蕭文遠的挽留一同出了姑蘇城。
晨風之中,韓鳳歌看著漸漸消失在視線中的姑蘇城感慨萬千,尤其是昨夜蕭文遠說的那番話讓他輾轉一夜,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再往前走就是溫家茶鋪,韓鳳歌三人並沒有著急趕路直奔瑤臺境,而是前往城外跟那位釀酒一絕瘸腿的溫姓店家道別。
三人走進茶鋪的時候那位溫瘸子正忙著收了門板準備開張,老闆娘正擦拭著已經擺放好了的桌凳,那叫做溫青青的小女孩依然頂著兩隻小小的羊角辮在店裡來回奔跑著幫媽媽遞上洗好了的抹布。
韓鳳歌三人的到來讓忙碌中的溫家夫妻二人極為驚喜。姓溫的店家將他們讓進茶鋪之中,老闆娘則忙著去給韓鳳歌他們沏茶,那可愛活潑的小女孩溫青青繞著三人蹦蹦跳跳著,也許是因為在她眼中這些人中除了那個曾經幫他們打架的大哥哥還有一位看著溫和可親笑起來好像清泉般清爽的叔叔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個雖然比她大了好幾歲但是仍然算是個孩子的賀新知。而那小姑娘溫青青的目光也一直沒有離開那個喜歡衝著自己笑的小哥哥。
得知韓鳳歌的來意,溫瘸子一臉的惋惜:“本來以為韓公子回在姑蘇城住上一段時間的,也好經常來咱這小店裡多喝些青梅酒,沒想到才兩天時間就要急著走了。”
韓鳳歌無奈笑了笑:“兄弟也想在姑蘇城多住幾日來著,可惜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所以只好繼續匆匆趕路了。以後若是再路過這姑蘇城一定來找老哥再來討些青梅酒喝。”
那溫瘸子為人豪爽大方道:“那裡用得著以後再路過,現在老哥就去給你打一壺來。”
韓鳳歌實在是怕了他這熱情的性格,便伸手拉住他道:“老哥莫慌,小弟此來是要告訴老哥現在的蕭家已由原來的蕭五爺做了家主,那蕭雨川已經被逐出蕭家流放百年,所以老哥你不必背井離鄉出門避禍,以後若是有什麼困難可以去城裡找蕭五爺幫忙。”
溫瘸子喜上眉梢道:“那感情好,說實在的蕭五爺能做上家主的位子,咱們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說話間溫瘸子見一旁自己的閨女一直盯著那跟在韓鳳歌和蕭玉身邊的小小少年賀新知,便問韓鳳歌道:“這兩位是?”
韓鳳歌伸手為他介紹道:“這位是我的師兄蕭玉,這位是我師兄的弟子賀新知,這次我險些被困在在姑蘇城內,師兄是趕過來幫我的。”
溫瘸子抱拳與蕭玉一陣寒暄之後落在了賀新知身上,左看右看上下打量之後咬牙下了決心道:“你們在這裡等我一會兒,我去去就來。”說著便一瘸一拐的向院子裡走去。
沒有多大會兒功夫,溫瘸子便手捧著一隻長條形的盒子走了回來。將盒子放到桌上之後,溫瘸子小心地開啟盒子,裡面是一柄古色古香,氣韻不凡的一柄長劍。
溫瘸子從盒子中取出長劍,輕輕的摸索著劍身感慨道:“這就是那柄讓蕭雨川垂涎的寶劍,這柄劍名字叫做‘春秋筆’乃是蜀地一位有名的鑄劍大師所鑄,多年前我一位過命的兄弟所贈,瘸子曾經發過毒誓此生不再握劍,這柄劍跟著我只能明珠蒙塵,今日與這個小孩子有些緣分,此劍便贈於這小子吧。”
其實賀新知在那溫瘸子將盒子開啟時,墊著腳尖去看那柄劍的第一眼開始,眼睛就已經沒有離開過這柄名字怪異的寶劍。‘春秋筆’這樣的名字對眼前這個從小喜歡讀書,爹孃給取名叫做賀新知的少年有著非凡的吸引力。
既然兩者相見不相厭,蕭玉也沒有再替賀新知去推脫拒絕這一份機緣,而是在賀新知收起那柄‘春秋筆’之後自懷中掏出一本首頁上寫著‘水經詳解’的小冊子遞給店家道:“我昆嵛山的功法在未得到宗門允許之前是不得擅自外傳他人的,但是這一本乃是我偶然機會得來的,並未錄入本門藏經閣目錄之中。我先前看這小姑娘天生水靈之氣甚重,此本科作為她的啟蒙之物,若是他日開識初靈,可以帶小姑娘上昆嵛山尋我。”
那姓溫店家一聽蕭玉表明自己昆嵛山弟子的身份,而且贈送自家閨女啟蒙之物,有意收為門下,自然是大喜過望。
最後韓鳳歌向那姓溫的店家買下十幾壇青梅酒裝在腰間的乾坤袋之中,一行三人辭別茶鋪一家繼續向西趕往瑤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