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
“當然是涼拌!”
紀天賜輕笑一聲,似乎並沒有將法家,太過放在心上。
法家的大本營,遠在秦國,距離吳國十萬八千里。
法家想發力,千難萬難。
因此,紀天賜並沒有太過忌憚。
搞定農家,才是頭等大事。
紀天賜盤算著,炎帝傳承,不知能否打動張敬宗和周傾川兩人。
一旁的李震,見到紀天賜成竹在胸的模樣,便不再詢問。
半個時辰後。
楚亦君完成挑選,紀天賜讓眾捕頭返回懸鏡司。
自己則是孤身前往御史臺。
畢竟懸鏡司有監察百官之職責,他還需要幾名御史,來懸鏡司工作。
剛剛來到御史臺,就看到御史臺外門可羅雀。
只有一個老翁在看大門。
老翁見到紀天賜,連忙迎了上來。
“草民見過五殿下。”
“你是誰?”
“草民是御史臺的門房。”
“張大人離京之前,交代草民,如果殿下來御史臺,就讓草民把張大人的信交給殿下。”
說著,老翁將一封信件交給紀天賜。
紀天賜開啟信件一看,差點破口大罵。
……殿下見到這封信的時候,老臣已經離京巡查會稽郡官場了。除了老臣,御史臺七十二御史,都有任務在身,已經離京。
……老臣知道,懸鏡司初立,殿下必定缺少人手,因此特地囑咐御史臺的三名新科進士,讓他們聽殿下吩咐……
“老狐狸!”
“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是時候,全體御史離京。”
“真當孤是傻子嗎?”
紀天賜氣得破口大罵。
偏偏還不能指責張敬宗這個老狐狸。
畢竟,在信中他還非常體諒紀天賜的難處,主動提出將三名御史臺的新科進士,聽從他的命令。
科舉,是始皇率先推行的制度。
吳隨秦制,也有科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