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劉備也贊同道。
說完,劉備與張飛二人紛紛站起,端著酒杯,一飲而盡,隨即向劉厲言道:“厲公子,從今往後,您就是我們二位兄弟的大哥!”
“好,好!”來到這兒前,劉厲可從未想過,自己能與劉備張飛二人攀上兄弟,兩人竟然還稱呼其為大哥。
...
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徵兵結束的日子。
公孫瓚騎白馬穿白袍,在眾將士面前顯得好不威風,這都是侯太守的安排,畢竟是自己的女婿,此次前去北方禦敵,凶多吉少。
那自然是要讓他出盡風頭的,而劉厲與張飛二人則是跟隨在公孫瓚身旁,宛若小弟一般。
隨行的張飛輕聲嘟囔,似有抱怨:“大哥,這公孫瓚也真是的,也不想想他是靠您才有今天,怎麼如今就翻臉不認人,還讓您給他當小弟...”
“別胡說,伯圭兄不是那樣的人,這都是作秀,給侯太守看的。”說完,劉厲向校兵場上的侯太守望去。
只見侯太守正坐在主位上,向四周環視,見公孫瓚英姿颯爽,而且在眾將士中尤為出挑,他便滿意地點點頭。
此次他可是將整個涿郡已有的兵卒都交給公孫瓚了,就是為了保證公孫瓚此去能立下功勞,也好讓他在朝廷站穩腳跟,有立足之地。
不然,總有心懷不軌之人,會拿著公孫瓚官職一事大做文章。
雖然他也擔心前去劉虞軍中會被刁難,但畢竟有劉厲在,他身為兩郡太守盧植的學生,任憑誰都要給他三分薄面。
幽州與鮮卑接壤的郡縣有包括遼西郡、北平郡、漁陽郡、上谷郡。
這四郡從春秋戰國起就已聞名,其地北以燕山屏障沙漠,難以靠近,南擁軍都俯視中原,從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就開始築燕長城起四郡內之造陽地,以抵禦北疆。
正因為有此長城在,鮮卑雖入侵突然,守軍的侍衛仍然可以依靠長城之險,守住邊境之地。
而劉虞在幽州頗有些名望,手下猛將如雲,但所謂猛將,類似於鮮于輔、鮮于銀,劉虞也不禁在懷疑他們的實力。
畢竟在涿郡時候,此二人竟然在宰豬的屠戶手下三回合都走不過。
他拿起手中的一張紙,仔細端詳起來,他著重看到了三個名字,隨後皺起眉頭,這三人來應徵討賊,他心裡是極其不樂意的。
此三人正是公孫瓚、劉厲和張飛。
這公孫瓚本就出生遼西令支,祖上是貴族,出自著名的公孫氏族。
現在又成為了侯太守的女婿,而且他是領兵前來,侯太守可是將整個涿郡的兵卒都交給了他,不過劉虞也非常清楚,他就是自帶原始股而來,前來鍍鍍金的。
畢竟幽州有邊境長城防禦,可謂易守難攻,鮮卑入侵了這麼多時日,也一直沒有攻破城防,足以說明長城之牢固。
劉虞本想讓自己的手下前去退敵就行,但不知為何,最近軍中將領們想法意見不一,有的竟然說要求和,有的說要主戰。
而朝廷之上又有小人在說些讒言,導致劉虞現在非常被動,只得再招募兵馬,用於禦敵。
至於這三人,既來之,則安之,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管的太多,這對劉虞而言,也是個麻煩事。
劉虞雖然再怎麼討厭公孫瓚,再怎麼因為自己沒能與涿郡侯太守成為親家,那隻能說明公孫瓚有本事有能耐,自己的兒子劉和沒能力。
現在北方鮮卑入侵,若是因此為難公孫瓚,只怕說出去會惹來別人的閒話。
還沒與鮮卑交戰,內部就開始分裂。
劉虞是有大局觀的,定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他考慮到公孫瓚原本是遼西人,不如就讓他前去遼西郡邊境鎮守,既能籠絡遼西本地公孫氏族的人心,又能幫助公孫瓚立下功勞,送給侯太守一個順水人情,豈不是兩全其美。
而至於劉厲,他對其是恨的牙癢癢,劉和現在雖然恢復了,但之前被打成那副模樣,做父親哪會不心疼。
可他現在貴為兩郡太守盧植的學生,本想給他安排個苦差事,亦或者讓他當士卒奔赴戰場奮勇殺敵,可若出了差錯,盧植與他拼起命來,他再怎麼是漢室宗親,恐怕也難逃問責。
他本想把劉厲、張飛二人與公孫瓚分開,但思前想後,考慮再三,還是打算將三人一同分配前往遼西郡,若是留在大本營帳中,等自己的兒子劉和回來後看到,或者說讓一些部下將領看到,只怕又會產生什麼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