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 何青長 (1 / 2)

楚定國帶著一腦門的問號以及對葉傾懷不明覺厲的崇拜離開了文軒殿。

他離開後,葉傾懷支著頭坐在案前閉目養神了好一會兒,以至於李保全都以為她睡著了。

“陛下……”李保全試探著喚道。

“李保全,你派人出宮去一趟。”葉傾懷突然出聲,李保全這才發現她並沒有睡著,只是想事情想得入定了。

葉傾懷抬起頭看向他,道:“派個靠譜的人, 出宮去找一趟兵部尚書何青長,就說……熙太妃想他了,讓他進宮來說說話。”

李保全看了一眼葉傾懷,主僕二人四目相對的一瞬間,李保全登時明白了葉傾懷要做什麼。

果然,葉傾懷對他笑道:“直接將他帶來文軒殿,別讓人瞧見了。”

“奴才明白。”李保全應聲去了。

葉傾懷站起了身, 負手在屋內來來回回緩緩地踱著步。

她的頭頂正上方, 在文軒殿椽梁上高懸著一塊牌匾,上面是興瑞帝親筆所題的四個大字——文以載道。

筆法遒勁,意氣風發。

據說這四個字是興瑞帝初登大寶時所題。

那一年,他只有二十二歲。

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這座不大的文軒殿裡培養出了六位帝王,有雄才大略的隆德皇帝,有勵精圖治的興瑞皇帝。

但沒有哪一任皇帝比葉傾懷面臨的局面更困難。

眼下,她必須要穩住禁軍。

按照今日楚定國所說的情況,刑部沒有以濫用私刑之罪將他帶走問責,都已經是給了葉傾懷薄面。

刑部此舉的意思已經很明確,那就是雙方各退一步,此事就此了結。

楚定國沒有家世背景,為人耿直, 是震不住禁軍這些世家出身的兵少爺的。除非他能有一個在軍旅中有人望, 在朝中又說得上話的人為他做靠山。

葉傾懷想到了一個人。

兵部尚書何青長。

前世在承天門之變前夕, 是由羅子昌帶著何青長來宮中向葉傾懷請禁軍調令的, 今次卻只有羅子昌一人,何青長並未同行。甚至在整個承天門事件中,葉傾懷從始至終都沒有看到過何青長的身影。

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與前世不同了。

六部重臣中, 顧世海用的最得力的一個是刑部尚書杜荊,另一個就是兵部尚書何青長。

然而,承天門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連禁軍都違令出宮了,何青長卻連面都沒有露。

這太反常了。

葉傾懷決定試探一下。

於是她借了熙太妃的名號去請何青長。

熙太妃是先帝的妃子,也是何青長的胞妹,她膝下無子,先帝去後,在這深宮中愈發寂寥。因此每年逢年過節,何青長都會來宮中同她敘敘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