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城是陳國的國都,之所以會得到這麼個名字是因為陳國高聳入雲的城牆。
最初的青雲城是一座孤峰,後來陳國建國後,花了幾百年的時間依山建起了這座都城,和一般的山城不同的是——青雲城沒有靠山一面建設,它是從山腳上蜿蜒而上,建成了一座金字塔形的城市。
而後,又在這座城市的外圍用青石建造了一圈跟這座山一般高的城牆。所以外人從外面看,只能看到高聳入雲的巨大城牆直入雲霄,青雲城也因此而得名。
山頂的青雲宮就是陳國的王宮了,而下面一點是陳族親王的府邸,環繞了青雲宮一圈落成。
再下面一圈是著名的五大國公的公爵府,這五大國公被稱之為陳國的五大柱國,是陳國最中堅的力量。
陳國的統治非常有意思,國君是陳玄明,下面分有五個公國,五大國公各守一方,就只有青雲城附近三百里的區域是國君陳族的領地。
這五大公國瓜分了陳國剩餘的土地,其中,鎮守東北方的齊國公齊伯烈勢力最大,他幾乎佔了陳國三分之一的土地。不過實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齊家公國毗鄰通天教和唐國倆個國家,也獨立支撐起了陳國東北區的防務。
齊家要獨自防備倆大王國的進攻,要知道這倆家可都是有法相坐鎮的國度啊!如果陳國太弱的話這倆家不論誰也早就把陳國滅掉了。所以由此也可見齊家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剩下的西北方屬於楚家公國,楚國公楚仲才其實也與通天教接壤了,但是高聳入雲的界中聖山昊天山脈橫亙在楚公國和通天教之間,成為了倆國之間的天然屏障。
由於昊天山脈對於通天教來說有特殊意義,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山,所以整個通天教都不會靠近昊天山脈的。
所以,別看楚家的地盤最大,卻等於身處陳國的腹地,除了治下的治安外,沒有任何的防備任務,所以整個楚公國沃土萬里,國泰民安,是陳國的大糧倉和大腹地,當然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五大公國裡最富有的公國。
西北方是燕家公國,燕國公燕叔平的西南方,多山多水,民風彪悍,而且還有很多不服王化的土著居民,是五大公國裡最小也最窮的公國,但是燕家在此地世代經營,連消帶打的也把燕公國內的各族土著都降服了,山高皇帝遠的悠然度日了。
西方是魏家公國,魏國公魏季安佔著除了楚公國外的另一片平原,也是陳國的另外一塊產糧地,日子過得也很滋潤。
最富裕的是西南方,馬家公國的馬國公馬孟剛之所以這麼富裕,完全是因為他所佔的地理位置太好了,西南方往西接到了整個大陸唯一的出海口,在這整個大陸上有一條神奇的山脈,那就是昊天山脈。
昊天山脈整條山脈全都高聳入雲,飛鳥難渡,而且它蜿蜒著圍著大陸圈了一個圈,唯獨在陳國這裡向裡凹進去了一塊,圈出了一個陳國來。
通天教的人說昊天山脈是聖山,凡人不得進入,這話通天教以外的人也都相信,因為這昊天山脈太過神奇了。
整條山脈都是高聳入雲,圍了大陸一週中間就沒有一點矮小的山隘可以通行,只有在陳國那裡斷開了一段平地,像極了一座城池就開了一個大城門通行,現在的齊家公國就守在那裡。
這隻能有一種解釋,這是上古先賢大能人為造成這片大陸的一道圍牆,通天教裡有很多古文典籍,現在已經被破譯出了一些了,那古文裡就印證了這一說法,上古修士稱此山為昊天山脈,說什麼是為抵禦冥軍建造云云。
而陳國就相當於是整個大陸這座城市大門外面的護城河上的吊橋,馬家公國就佔據了吊橋的另一端。
馬家公國就是聯通著海家的封地臨海郡和陳國的通道。海家走海貿發了大財,但是海家缺糧少米,臨海郡苦海鹽邊,必須找陳國買糧食,而馬家則接通著魏家的產糧平原,海家買的每一粒米都得經過馬家,而海家海貿得來的每件貨物,也必須經馬家才能進入陳國。
於是,馬家公國什麼都不用做,只吃海家的過路錢就足以賺得盆滿缽盈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都不理解了,聽起來倒像是五大公國統治著陳國,那為何還要奉陳家做一國之主那?
在這裡就不得不佩服當年建立陳國的陳家先祖陳章的智慧了。
陳章帶領的陳家是一個修真世家,本身也是個法相修士,他率領著陳國的子民多年奮戰,最後逼著唐國簽下了城下之盟,把整個大陸的出門口讓給陳章建立了陳國。
之所以沒提到通天教是因為,當時還沒有通天教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