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決戰朝鮮> 第五十二章 包圍任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 包圍任務 (1 / 3)

第五十二章 包圍任務

第五十二章 包圍任務

空氣中瀰漫著叢林燃燒時嗆人的煙味,兩天以來,整個同登都變成了煙和火的世界。如果在白天走出防炮‘洞’朝遠處放眼一望,外面原本鬱鬱蔥蔥的叢林,這時要麼變成了烏漆麻黑的像只醜烏鴉一樣,要麼就是燒著火冒著黑煙。

部隊沒有忙著繼續前進,事實上沒有剿清越軍特工我們也無法前進。

這也許就是一隻現代化部隊和裝備弱後的部隊之間的區別吧在抗美援朝時,我們哪裡會管什麼後勤補給線有沒有受到威脅,幾個軍的人背上一星期的乾糧和幾十發子彈光著腳就上路了。而且大多幹的都是穿‘插’到敵人後方的活。

可是現在,隨著裝備越來越先進,比如說坦克啊、大炮啊、汽車啊等等……這些玩意要麼就是要用柴油、汽油,要麼就是要有大量的炮彈跟進,還有數十萬大軍的彈‘藥’和補給啦等等,這些都會成為部隊一個軟肋。

所以說無論任何事都有它的兩面‘性’,這句話還真是有道理的。當年志願軍裝備簡陋的時候,看起來是個缺點,但其實卻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我軍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而現在我軍裝備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的時候,卻又時時受到補給的制肘整個部隊都變得笨重起來。

正如抗美援朝時期的美軍一樣,他們也是絕不會讓自己補給線暴‘露’在敵人的面前,今天的我們也不會犯這個錯誤。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停下了進攻的腳步,暫時在同登、高平等地清理殘餘的越軍特工。

相對於攻營拔寨來說,清剿任務無論是在戰鬥強度上還是傷亡上,都要好得多。但我們執行這個任務的時候卻也並不清松。主要是這些危險都是未知的,越軍在叢林中佈下了大量的地雷和埋伏。

地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壓發雷,只要受到一定壓力,它就爆炸。雖說有探雷器,但越軍擁有大量的蘇式木殼雷,有了吳班長的那個教訓之後,誰都不敢過於相信探雷器。

另一種更厲害的是絆發雷,就是用頭髮絲粗細的銅、鐵絲將地雷單個或串聯起來掛在樹枝上、草叢裡或人行小道兩側。只要有人絆住鐵絲,馬上就會引起連鎖爆炸。這種地雷一般體積不大,最大的像饅頭,一般都像核桃、李子,顏‘色’為草綠,和山裡的野果子一模一樣,根本就分不清。

對付絆發雷咱們就別說有探雷器了,連摘個果子或是拉個屎都得小心翼翼的看個清楚……那萬一屁股底下就有一枚絆發雷,一坨屎下去它就“轟”的一聲……

所以傷亡還是有的,兩天下來,就有五名戰士在搜山的時候被地雷給炸斷了‘腿’。兩名戰士被掛在頭頂上的絆發雷給炸到腦袋當場犧牲。還有一名叫陳代順的戰士,他的犧牲給我們全連的人都留下了特別深的印像。

那是在搜尋四號、五號高地之間的一個村莊的時候,家鄉人帶著一個排的人‘交’替掩護著朝那十幾間竹房靠近。我和李水‘波’則在後方分成兩個方向用SVD狙擊步槍掩護家鄉人前進。

“第一組,拐角前方五米處有一個制高點,機槍手火力掩護”

“第二組,前方地形開闊,容易遭到敵人襲擊,放慢速度”

我和李水‘波’一邊注意著村莊裡的動靜,一邊將村莊的各種有利或是不利的地形報告給執行任務的三排,並引導著他們前進。三排的戰士也實時的根據著我們的命令不斷地調整隊形和火力配置。

這就是協同,同時也是狙擊手靈敏的觀察力的另一個作用。

在我們的引導下,三排的三十幾名戰士就像是一個人似的時快時慢的朝村莊‘逼’近。

“等等”這時李水‘波’突然報告道:“八點鐘方向的竹樓有人”

“各部隊停止前進”我馬上命令道:“做好戰鬥準備,叫裡面的人出來投降”

“是”戰士們應了聲,各自找到有利的地形對著村莊的竹樓架起了機槍、衝鋒槍和無後座力炮……

這就是得到上級清剿檔案後的區別。這要是在以前,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約束下,在“愛護越南的一草一木,不打罵傷害越南人民甚於自己人民”的方針政策下,咱們敢這樣一出現可疑目標就動槍動炮嗎?那不被送上軍事法庭、不被打成有意破壞我軍形像的反**才怪了

但是現在我們就有了底氣了,這竹樓能算個啥?能擋得住子彈、炮彈不?

胡少文舉起了上級配給我們的高音喇叭,用越南語衝著那竹樓高聲喊道:“裡面的同志放下武器出來,再不出來我們就開槍了”

“裡面的同志出來……”

按照常規是,連喊三遍再等上幾分鐘,如果還沒人出來、沒人吭聲,那沒說的,一片子彈、炮彈砸過去就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