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藍凱去年的三季度業績報告中,源海對藍凱的控股好像不到5%?與藍凱現在的第一大股東華夏中興集團11.9%的控股比例有著不小的差距。”王朗皺著眉回憶道。
“老大,今日不同往昔,源海集團去年年底透過它的子公司源海人壽做為融資平臺,在二級市場上大量購入藍凱的流通股,並透過相關子公司運作也大量持有藍凱的股票,最新一次源海增持公告顯示,源海控股實際持有藍凱集團10.5%的股份,與它相關一致行動人也就是其他源海集團的子公司持有藍凱集團2.9%的股權,也就是說源海集團實際控制藍凱集團的股權目前達到13.4%,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股東。”袁浩及時地提醒道。
原來藍凱當年為了發展,以陸建國為首的幾名老夥計多次引入戰略投資者,股權被不斷稀釋,後來更是引入了具有國家背景的華夏中興集團做為第一大股東。
雖然陸建國和一同創業的幾名老夥計股權被稀釋後總計也不足5%,但有了第一大股東國家背景的華夏中興集團支援,藍凱集團迅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房地產上市企業迅速成為華夏國五大房地產之一。
而且華夏中興入主第一大股東後,並沒有插手藍凱集團的日常管理,只是做為戰略投資者長期持有,因此做為小股東的陸建國幾人其實還是藍凱的實際掌權人。
這種相安無事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如今,也造成了藍凱集團的管理團隊一直沒有增加控股權的想法。然而現在資本市場野蠻人的進入卻讓藍凱集團的管理團隊陷入被動。
“看來源海並不是像他們在媒體上說的那樣,只做藍凱的財務投資者。”王朗低著頭思索著。
“老大,這很明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袁浩再次壓低聲音道:“據說源海擠走陸建國後,準備讓滕坤做源海在藍凱的代言人”
“訊息可靠?”王朗用力瞅了一下袁浩。
“估摸十有八九,陸建國如果被擠走的話,除非源海那邊空降人員過來,否則最有實力成為董事長的就是資歷僅次於陸建國的滕坤。”
袁浩拿起身邊的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口繼續道“不過源海那邊空降的可能性不大,估計最多派幾個得力之人過來掌控住財務等要害部門,畢竟直接空降會遭到藍凱集團原管理團隊的集體抵制,還不如在藍凱原管理層裡推個傀儡上去來得穩當。一來推上去的人對集團情況熟悉,運作起來要比派人空降要順暢得多。二來源海只要捏住了財務、人事等幾個關鍵部門,就算那個傀儡要有動作也翻不了身。”
“滕坤就甘心做傀儡?”王朗不禁反問道。
“老大,要知道滕坤想坐上董事長這位置已經等了很久,而且他不坐的話自然有人願意坐,所以對於他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先坐上董事長的位子然後靜觀其變。”袁浩為王朗分析道。
王朗沒有說話,只是低頭沉吟著在辦公室裡邁著步子來回走動。
走了幾步,王朗又開口問道:“這第一大股東被奪,華夏中興難道沒有一點反應?”
“目前華夏中興那裡還沒表態,不過我估計最近一定會有所動作。”袁浩談了自己對華夏中興的判斷。
“如果華夏中興能夠大幅增持藍凱股權的話,那麼鹿死誰手尤未可知。”王朗敲著手指推測道。
“這個還真不太好說,像華夏中興這種國家背景的集團體制僵化歷史包袱沉重資金調動拖沓,遠不如源海這種民營起家的靈活。”
說到這袁浩突然意味深長地道:“最關鍵的是源海有個源海人壽可以透過保費收入這個融資平臺源源不斷地為源海集團輸送資金。”
被袁浩一點,王朗便明白了源海之所以敢大舉增持搶奪藍凱集團第一大股東位置的原因。
一個沒有利益驅動,一個為了自身利益全身投入。
一個缺乏融資平臺,即使有也無動力去做,而另一個為了獲取自身最大收益讓自己的融資平臺開足馬力全力供應“子彈”。
這是一場表面毫無懸念的較量,但最終結局會如何,王朗只有默默地等待。
————————————————————————————————————————————————————————————————
如果各位讀者大大喜歡,請多多推薦,收藏,投個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