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沒有自己所需要的東西,是可以從別的部落裡去搶來,甚至連別人的妻子都可以搶來,做自己的妻子。
那麼去搶另外民族的東西,心裡不會有什麼異常,只會是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這是他們民族的信條。
就如同有吃人部落的土著,在他們心裡認為,吃下亡者的屍體,就會得到亡者的一切好東西,比如說強大的武力、聰明的頭腦等等。
在現代人眼裡,這種想法十分可笑、可怕的,因為這是對亡者屍體的褻瀆。
但在吃人部落卻很認同,甚至是一直執行的。
直到文明進入那個落後的部落後,人們才會直知道曾經的信念並不對。
這就是三觀不同的問題。
所以,餘穎無意去說什麼異族做的對不對,他們的信念不變,那麼對餘穎來說,永遠就是敵對者的位置。
事實上,這九州,異族人每一次大舉南下,就會有千千萬萬的漢人去死。
既然這樣,就先請那些打譜入侵的異族人死一死。
餘穎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打算和他們談判。
不打痛了,他們不會死心。
他們相處的位置不一樣,想法竟然很一致,都想著給對方狠狠一擊。
異族人想著狠狠咬下西北廖家軍的一塊肉,打折那些漢人的脊樑,讓他們在他們的馬隊前瑟瑟發抖。
而西北的廖家軍則會帶領人們,把那些狼性十足的異族人打回去。
這一次,餘穎就是要讓那些野心勃勃的異族人知道,如果漢人是綿羊,那麼就把綿羊武裝起來,讓他們知道綿羊也是會反抗起來。
甚至,那些狼會知道,掌握了熱武器的綿羊變得比野狼更加強大。
這一點,餘穎很有信心。
所以,此刻的她正在面對一場大戰,自然顧不上在目犢的使者。
甚至連讓阿一敷衍一下的想法,都沒有。
恨不得讓他滾蛋。
在準備決戰之前,餘穎提醒年輕人,為了這一次的會戰,要讓本方大部分的馬匹都經過火槍的洗禮。
畢竟火槍的聲音不輕,要是沒有聽過的馬匹只怕會嚇得不行,或者到處亂跑,或者是跑不動。
這一點很重要。
畢竟馬匹要是不聽話,那麼會打亂所有的計劃。
至於那些對手,那就看馬兒害不害怕?
馬兒受驚,只怕異族人賴以為生的馬術,就最多能發揮出一半的本事。
那麼,對西北軍來說,這就是好事。
這一次還沒有正式決戰,就知道這一戰絕對是事半功倍。
因為,西北廖家軍早就做準備。
就在這時候,部落聯盟的人,打算來一次挑戰。
對此,廖家軍的人也打算決一死戰,最大限度地殺傷異族人,以防止他們流竄到西北,造成平民百姓的死傷。
於是,兩方是一拍即合。
西北部落聯盟的人也是準備好了,看著對面的漢人,這時候的他們發現他們對手穿著盔甲竟然不是金屬的。
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