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四章 準備 (1 / 5)

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在這個資訊傳輸落後,各個方面還依靠畜力的時代,想要打一場勝利的戰爭,有著太多的偶然性。

就是有天生的將領出世,想要打贏一仗,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地利更多是天生的,有時候好,有時候壞。

就曾經有位倒黴的將領,在打仗的時候竟然迷路了,然後竟然就沒有機會參加會戰。

最後,他引刀自盡。

時也命也!

除了天時地利外,最難的就是人和。

事實上,在歷史上有很多將領不是死在敵手中,而是死在內鬥中。

這就不說,還常常有人在皇帝耳邊嘀嘀咕咕,說浴血殺敵的人準備造反。

事實上,武將們的確是很容易引起帝王的忌諱。

之所以會這樣,也是有原因的。

武將中,的確是有起兵造反的人存在,比如那位安祿山。

這對皇帝來說,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對於擁兵自重的人將領,不得不多加小心。

這還不是一個個例。

據說岳飛的死,據說就是犯了皇帝的忌諱這個原因。

而這種忌諱,不得不談到軍隊的戰鬥力問題。

很多軍隊的兵士,就沒有什麼戰鬥力,和那種拿了武器的老農民沒有什麼差別。

那麼一旦遇到戰爭,軍隊靠什麼打?

主要是依靠將領們身邊的家丁,也就是所謂的親兵打仗。

而這樣的情況下,家丁們榮辱都是來自於將領,效忠的是將領,而非皇帝。

於是,皇帝比較忌諱武將,也就是理所當然的。

既然有了忌諱,那麼別人一挑撥,就很容易產生間隙,不利於戰爭的勝利。

除了君臣之間的不信任外,還有文武的不合。

可以說,有太多的力量用在內鬥中。

這且不說,還有人為了銀子,在軍需品上動點什麼手腳。

比如說在武器軍械上動手腳,讓士兵沒有合適的武器和軍服。

或是在軍糧上動手腳,讓兵士們吃不飽飯。

當然還有人趁機發國難財的,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帝國的利益。

除了以上的問題外,還有一件事,那就是軍隊上吃空餉的問題。

吃空餉這種情況由來已久,甚至是花樣百出。

這一些情況,餘穎統統知道,所以她才親臨北地,準備這一場戰爭。

讓別人做,皇帝不放心。

而且換成餘穎做,是沒有什麼害怕的。

皇帝說起來是這個身體的兒子,也不害怕有人告黑狀,自然不會怕有些人彈劾,天天說慶東侯府的不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