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做官的這本老黃曆,已經過氣了,今天與歷史,完全不能同日而語:首先沒了皇帝,國家不再是個人的天下,權力也不再是個人的權力,再者說,在現代官場的制度裡,權力被分攤,而且權力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不再是幫皇帝與大官們賺錢,而是怎麼透過這個權力,幫全體老百姓賺錢,所以,今天把做官的人叫做公僕和公務員。
但是,歸根結底來分析,今天的公務員,首先還是個官員,也就是說,他首先是掌握著老百姓生死大權的à刀人,其次才是一個替你服務的人,但問題是,按照我們理想的設定,官員首先要是個服務的人,其次仍是透過權力可以替老百姓服務的人,但在現實社會,基本上還不是這樣,問題到底卡在哪裡了呢?
歷史上的文化流毒,是個很大原因,因為今天的讀書人,做官的人,衣服與帽子是今天的,但腦子裡裝的,多半還是古代的,官員是個法治概念,而公僕則純粹是道德概念。
我們不禁要問:今天真正有政治理想和職業jing神的政fu官員嗎?如果有,那到底有多少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流行的說法,讀書也是為了做大官、掙大錢,據說現在又加了一條,叫娶美nv。
一個沒有政治理想和職業jing神的官員,他一定是個賺錢的機器,沒有目標,沒有職業jing神,也就談不上職業à守,一個既沒有目標,又沒有à守的人,手握天下公器,叫人如何放心?
但罵官文化也有一個讓人恐怖的後果,就是讓官員與被管理者無理由地對立。
但問題是,在我們這個情感化的國家,真正的職業理想、職業jing神、職業要求,你很難能推行下去,要推行,你也得首先戴上情感的帽子,有史以來,我們看到的國人,都為了兄弟的哥們義氣去死,但很少有為了理性與真理而去死。
但是,我們沒有想到,權力一旦被套上了哥們義氣式情感的帽子,馬上就會淪落為官員的si人工具,而不是為所有老百姓的公器,那麼,利用權力去搜刮老百姓,為自己的親戚、孩子、朋友撈取大筆錢財,讓他們離開祖國,去國外生活,從此永遠拋離本土,至少在道義上是合乎情理的。
老百姓的反對,不過因為自己沒有這個權力,這個權力帶來的好處,沒有落到自己頭上,反貪官,是因為自己不是貪官,他根本沒有反對權力本身,這樣的反對,固然毫無意義,但我們真正要反對的,恰恰僅僅應該是權力本身。
最近幾年來,全國都在熱喊解放思想,對於權力在握的官員,不在狀態者不換狀態就換人,頓時引來一片叫好之聲。
可是,以“不在狀態者不換狀態就換人”為例,你怎麼去判定不在狀態的人是個什麼狀態?這個無論如何不能有固定標準,它是個要圓就圓,要扁就扁的東西,你想要誰下課,要他進班房,都可以找出許多他不在狀態的證據,因為這個標準的靈活性,比戰爭年代的游擊戰術還讓人難以把握。
所以,它完全可能和可以淪落為si人打擊報復的工具,作為普通的官員,他們的出路,一是努力做到,讓自己在雷區裡處於安全狀態,二是假裝,做足表面功夫,讓自己看上去像是在安全狀態,三是一不做,二不休,用情感與錢財去籠絡高官,讓自己躲過一劫。
所以,透過權力去解放思想,說到底還是以權力督促權力,或者叫以權力反權力,如果權力一旦收緊,那麼只會更加禁錮思想,真正說解放思想,如果被解放的人,頭上頂著權力這座山,恐怕也經常如曾國藩一樣,戰戰兢兢,如在地獄,說真話就不免擔心,這是不是引蛇出dong?畢竟是,小老百姓的生死,還是被牢牢控制在官員的手中,只要官員不高興,思想真正解放得越解放的老百姓,真正說了利國利民的話,可能遭遇的非難和磨難會更多。
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有很多是有問題的,假仁、假愛、假信,所以虛偽盛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老百姓要擔心的實在太多,不解放思想,反藉口解放思想,忽悠政fu,那完全不是件難做到的事。
一代偉人曾用轟轟烈烈的方式,反過來嘗試用民權反對官權,將天平的重量更換過來,結果還是惜敗,而且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直讓後人彌補,結局讓人扼腕,由此可見,不管是民權反對官權,還是官權反對民權,都類似於以暴制暴,結局都不美妙。
總而言之,以權力反權力,結局無一例外,都是**,所以說,兩千多年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我們政治體制改革的出路,首先需要的是淡化權力。
所謂淡化權力,就是透過制度的設定,讓官員真正成為公務員,老百姓無論怎麼想,怎麼說,只要沒那樣去怎麼做,就不可能有一種權力,要將他們丟進班房,要殺腦袋,要將他怎麼怎麼樣,官員只能望洋興嘆,鞭長莫及,去掉了老百姓頭上言論自由那個緊箍咒,民間的力量,才有可能真正喚醒和煥發。
當官的有政治理想,有職業jing神,有職業à守,當老百姓的,可以做到敢想,敢說。
淡化權力,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淡化行政權力,將作為政治的權力,逐步被分解,讓它分散到經濟、文化、社會當中去,將這些權力,進一步細緻化,分化到民間去,以避免新的權力壟斷,這樣,就不存在有支配作用的束縛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阻力,國人自由的創造力,才可望得到真正的煥發,讓我們這個社會的中間組織、民間組織充分發育起來,社會管理透過社會組織的自治來實現,如果真正能做到這樣,我想今天的解放思想,還是有真正現實意義的,真正的公民社會才會到來,發展的腳步也就會越來越快,距離民族的大復興,也就不會是一句口號……
……
看完論文,丁穎對常寧說道:
“小常,方教授說得對,你這是在捅馬蜂窩呀。”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
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