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常寧堅守著那個“熬”字,悄然的渡過了四年零六個月的時光。
這又是一個初夏的日子,京城國際機場,從香港來的航班已經降落。
安檢門口,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拿著一個牌子站在一邊。
那紙板做成的牌子,用墨筆寫著九個大字:哲學家歡迎凡夫俗子。
魚貫而出的人流中,西裝革履的常寧,正戴著墨鏡拉著旅行箱,翩翩而來。
看著擋在面前的牌子,常寧習慣性的微笑,這是他和老叔寧曉華之間的稱謂,他自嘲為凡夫俗子,老叔在京城大學混了個付教授職稱,自詡為哲學家的資本更足了。
一個放下旅行箱,一個扔了牌子,叔侄倆逗鬧在了一起。
“臭小子,奉老頭子老太太的命令,接你回家。”
“臭哲學家,我要先去中組部報到,一點鐘的飛機三點鐘到,陳部長非罵我不可。”
飛馳的轎車,寧曉華握著方向盤目視前方,一面問道:“這次讓你回來,不再是當臨時工了?”
“誰知道呢,反正不會去京大搶你的飯碗。”常寧聳著肩膀說道。
斜了常寧一眼,寧曉華笑道:“行啊,除了會長鬍子,多了點洋氣,還學會了在戲謔中新增點幽默,也比以前成熟多了嘛。”
常寧看著後視鏡中的自己,撫著下巴,裝出了老氣橫秋的樣子,“人生三十五,快跟四十挨肩嘍。”
紅牆碧瓦,神秘依舊。
常寧在一位中年人的陪同下,穿過幾道走廊,推開了一扇掛著部長辦公室牌子門。
前之江省委記、現在的中組部部長陳思透,摘下老花鏡,默默地打量著常寧。
常寧也看著陳思透,心說歲月不饒人啊,與十年前相比,陳思透多了一頭的白髮,十年的組織部長,夠長久了,只是不知道,六十五歲他,還有沒有機會,在政治局委員的基礎再進一步。
“老領導,您身體還好。”常寧挽著陳思透的胳膊,陪著他走到沙發邊坐下。
陳思透親切的說道:“老了,屬於你們的時代到嘍。”
常寧微笑著說道:“您要是說老,我家老爺子可要罵人了。”
“是啊是啊,老爺子八十九歲了,兩個月前還爬了一回香山,在他老人家面前,我還能撐幾年嘛。”
“依我看,老領導您退不了,一定還能跨世紀,因為您得帶著我們麼。”常寧恭維道。
“哈哈,好小子,幾年不見,溜鬚拍馬的功夫長進不少喲。”
常寧指的跨世紀,當然是說最近的十五大人事安排的傳言,十五大要在兩年後召開,那時候陳思透已經六十七歲了,退,則去人大政協待一屆,正職不會有,付職則能排在前幾位,進,則能進入黨的最高核心層,政治局常委會。
未雨綢繆,兩年後的人事,現在正是應該開始打算的時候,陳思透是這樣,其實常寧自己何嘗不是如此,此番進京領命,正是為了兩年以後的衝刺。
陳思透拿起茶几的一份檔案,一邊翻閱著,一邊緩緩的說道:“小常,你是九二年離開西江省的。”
“是的,九二年的四月,在這之前,我被調離錦江市,在西江省經貿委待了五個月。”
陳思透笑道:“你這幾年的工作經歷,豐富多彩啊。”
常寧恭敬的說道:“那都是因為我牢記著您的教導,您在之江省黨校對我們的講話,至今還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