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能讓領導你去打頭陣呢。”
常寧意思很明白,自己和李效侖去做那些得罪人地事情,陳茂雲是萬錦縣未來的掌舵人,最好是不要隨意的露面。
聽了常寧的話,陳茂雲心中很是感動,“領導,士為知己者死,不就是得罪幾個人嗎?不能把我拉下呀,沒說的,我跟著你一起。”
常寧搖頭笑道:“總得有個領頭的嘛,打仗衝鋒也要有個喊衝鋒的人,我是一把手,匹馬當先,責無旁貸。”
“領導……”
“這個問題先不談了。”常寧擺擺手後說道,“部門林立,機構偏多,職能重疊,政出多門,資源分散,效率低下……既然是改革,就要大膽果斷,該撤的撤,該並的並,不要怕人反對,不要怕犯錯誤嘛。”
“領導,我有個建議,先把訊息放出去,試試各方的反應。”
看到陳茂雲這樣說,常寧笑道:“呵呵,我也正是這麼想的,那些個土崽子,一定要讓他們先動起來,我們才能找到下手的機會。”
……
幾天之後,果然是風吹草動了。
只是常寧沒想到,第一個沉不住氣的,居然是縣長林正道。
小道訊息的威力確實巨大,尤其是關於機構改革,這可是關糸到手中鐵飯碗端得牢不牢的大問題。
小道訊息說,經省委省政府批准,萬錦縣要對現有的機構進行試點改革,縣政府機構,要從原有的七十一個局委辦,壓縮為四十八個正科級部門,新部門的領導統一實行一正三付的編制,五十三週歲以的正科級幹部,和四十八歲以的付科級幹部,一刀切的的退居二線,縣委這邊,十九個部門合併成十一個,每個新部門的領導,統一實行一正二付的配置。
更震動人心的是,訊息說,機構改革將會分流百分之二十的多餘人員,至於什麼叫分流,那就是人云即雲了。
這小道訊息可不是小事情,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很多在單位混事的人,可就沒有清閒的日子了。
那些現有部門領導就更加擔心了,假如真的象小道訊息說的,幾個局委辦一合併,一把手就只能有一個了,那二把手三把手同樣會面臨爭奪,沒有爭的人怎麼安置,待遇還有沒有,總不能六十歲沒到就回家。
林正道也是從秘那裡聽來的,心裡吃了一驚,常寧一點口風也沒透呀,怎麼回事,真拿二把手不當付班長了?
“常記,現在縣委大院裡流傳著一條小道訊息,說是省裡要在咱們萬錦縣搞機構改革的試點,不知常記你聽到沒有?”
常寧聲色如常,點點頭,一付無奈的模樣,“老林,這些日子你往地委跑得多,我還正想問問你呢。”
林正道笑了笑,這些日子為了劉同安的事,他確實常往錦江跑,“這小道訊息呀,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我都快相信嘍。”
“老話說得好,無風不起浪嘛,現在報紙電視都在嚷嚷著機構改革,可誰也說不清楚,改革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常寧說得輕描淡寫,林正道心中稍安,暗中仔細的觀察了常寧一下,笑著說道:“其實,這機構改革也是早晚的事,以我看,象我們萬錦縣,晚改不如早改呀。”
常寧心裡一樂,林正道在套他的話呢,“呵呵,老林啊,你如果真想當改革先鋒,我一定全力支援你。”
林正道說道:“我在錦江的時候,還真聽餘記說過,省裡要找幾個縣搞機構改革試點,不過,好象沒人敢接這個燙手山芋。”
“老林,這事可不能隨便答應,穩定是第一位的,咱們萬錦縣現在成了扶貧工作的典型,經不起折騰,我的原則是,除非是面壓下來的任務,否則咱不當那個排頭兵。”
林正道被常寧的一本正經給騙住了,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他是常委會里的少數派,勢單力薄,這時候搞機構改革,能撈到好處嗎。
常寧瞥了林正道一眼,心裡冷笑起來,等著,咱就是要給你個突然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