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就是他那一套‘伐木、築城、種田、挖礦、爆兵’的玩意兒,聽上去有些粗暴簡單,但問題是很有效果。
在最短的時間內,楊川便將敦煌一帶經營成了另外的一個‘大本營’。
之所以選擇在敦煌佈局,他考慮的較為深遠,這地方處於河西走廊與西域的一個關鍵節點上,此為其一。
其二,翻過阿爾金山,便是後世唐僧取經的那個爛慫地方。
其三,一路向西北,既可以進入西域,還可以繞開西域,直接進入中亞、西亞……
作為一名廚子,這麼好的地段,豈能輕易放手?
他打算,在敦煌這片土地上,經營出另外一座‘鹿鼎城’,東可監視漢帝國在河西走廊、西域的經營狀況,西可連通中亞、西亞和佛陀之國,成為東西方之間,絲綢之路的‘中間商’……
……
“老師,胭脂城傳來訊息,韓嫣將三萬軍戶留在胭脂城一帶,讓他們開墾荒地,修築城池,剩下的兩萬多戶,被他帶著繼續向西,看樣子想要在土圍子城一帶屯田。”
這一日,楊川正在廚房裡忙碌,霍光快步進來稟告。
“有沒有具體的屯田方案?”
楊川一邊忙碌,一邊隨口問道:“三萬軍戶,就算一家五六口人丁計算,也有將近二十萬人,這麼多人灑出去開荒種地,還要服徭役,幫助朝廷夯築城池,錢糧夠不夠?
城池修築在什麼地方?
他們帶過來的牲口、農具、種子這些都有多少?分別是什麼?是青稞小麥多一些,還是關中一帶的穀子糜子多一些?”
霍光拱手,一一稟告:“韓嫣只是將三萬戶軍戶留下,具體事宜,交給了胭脂城的一應文官,具體如何開墾荒地,如何播種,如何築城,都沒有留下任何言語。
此外,那些軍戶帶過來的糧食種子,多為穀子、糜子和大豆,基本沒有青稞和小麥。”
“對了,具體事宜,如今都是朱買臣在負責。”
霍光補充一句。
楊川罵了一句髒話,直起身子,使勁捶打幾下老腰:“韓嫣是皇帝陪讀,也不知讀的什麼書,二十萬人丟在胭脂城,讓他們屯田,屯的屁!
河西走廊最適合種植的,就是苜蓿、胡麻、青稞、小麥和大豆,朝堂上那些蠢貨都幹什麼吃的?
尤其是朱買臣那狗比,農桑稼穡之事,一竅不通,讀了幾本聖賢書,就以為自己成個人物了?
他那個大農令,還不如讓給曹襄去當,就算瞎折騰,也不至於如此敷衍了事,帶過來一些穀子、糜子來屯田。
大漢朝堂裡,要說屯軍之事,我義父衛青當為第一人。
劉徹不用我義父,寧可讓一個傻逼帶兵打仗,讓一個書呆子經略幾萬裡河西走廊,簡直……就!”
楊川嘆一口氣,接過霍光遞過來的一碗茶,淺飲一小口,道:“不過,凡事有好處,自然便有壞處,用李耳的話說,就是禍福相依。
霍光,正因為韓嫣、朱買臣都是蠢貨,所以,你和張安世、楊敝三人的機會來了。”
霍光一臉茫然:“老師,什麼機會?”
楊川想了想,輕笑一聲,道:“等韓嫣被西域胡人打死,朱買臣被匈奴人偷偷打死,整個河西走廊亂套了,朝廷耗費千萬的錢糧眼看著就要打水漂,你和楊敝便須趕回長安城,給皇帝上一道奏表。”
楊川的話還沒說完,霍光的兩隻眼睛,亮了。
這小子一點都不像霍去病,簡直就是一個小陰π,小小年紀,穩如老狗,這還才十一二歲的孩童,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七老八十的糟老頭子。
壞得很。
霍光使勁搓著手,臉上神情卻沒什麼變化,聲音也甚平淡:“老師,您的意思是說,趁火打劫,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