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漢廚> 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一波騷操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一波騷操作…… (3 / 3)

有時候,你若不設下一道神秘而可操作的門檻,那些吃了免費午餐的人,不僅不會對你感恩戴德,反而會心生輕慢,覺得這麼容易就到手的東西,能是個值錢貨?

用楊川的話說,這便是人心。

就算為了首陽書院的名聲,楊川也不得不狠心刷掉一大批李姓子弟,讓那些家主們急得都快哭鼻子了。

自然而然的,有些人便會動心思,找門路,一心一意的就想讓自家的孩子上首陽書院。

於是乎。

首陽書院的名聲在隴西郡很快就起來了。

至於那些被考試和麵試‘勸退’的李姓子弟,在其家主們的‘鈔能力’下,肯定不能進入首陽書院唸書。

當然,如果實在想進入首陽書院,也不是不能商量。

得加錢。

而且,光是加錢還不行,你必須老老實實的在首陽書院旁邊的那所書院去唸書,等若是給辦了一個‘預科班’……

此外,為了提高首陽書院的規格和檔次,楊川明確表示,在首陽書院讀書,跟在太學院讀書同等待遇。

也就是說,只要能進入首陽書院讀書,成績合格,到了一定的年齡,即可如太學院學生那般直接進入官場……

這一下,整個隴西郡都被轟動了。

新任太守楊川,這人能處!

有好處,他真給大家撈。

於是乎,短短三五日,便有一千多名‘適齡兒童’被送到了臨洮,都被楊川就地安置在‘首陽書院’的修建工地上,等若多了一些打雜幫閒的‘童工’。

楊川粗略算了一下,這一千多‘適齡兒童’中,姓李的便有九百多,其中,三分之二的學生年齡超過了十六七歲。

老李家的人,還真是很會見縫插針呢。

不過不要緊,這才是楊川‘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

接下來的幾日,楊川經過與朝廷的‘反覆商榷’,最終敲定下來,在‘首陽書院’裡頭,設立了一門‘建築學’。

大家不是都喜歡修宅邸、修路麼?

好了。

本侯便滿足諸位的需求,直接將十一個縣準備修路的部曲、僕役和民夫全部集中起來,分門別類的,讓基建營的開始教授‘工程技術學’,像什麼修橋補路的,就叫橋樑學,像什麼挖山鑽洞的,就叫隧道學,像什麼蓋房子打地基的,就叫建築學。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楊川憑著記憶中‘西北理工科技大’的辦學模式和學科劃分,輔以漢帝國眼下的實際情況,終於辦成了第一所‘綜合理工大’。

一時間,臨洮新城人滿為患。

剛開始,大家看了楊川新修的城池,覺得太大了,道路也太寬了,東西南北四片居民區太空曠了……

如今看來,卻只能說有點太小了。

隴西郡滿打滿算也不過三五萬戶人口,讓楊川如此一折騰,光是臨洮城裡的學生,就足足有七八千人,而且,最為可怕的,還是這些人可都是所謂的‘適齡兒童’,小的七八歲,大的十七八歲,若再加上有些富二代、爵二代隨身所帶的部曲、僕役,閉著眼睛就能知曉,眼下的臨洮新城該是何等的繁華!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一句‘天下英才盡入朕轂中矣’。

如今的楊川,還真有點這般念頭。

想要徹底改變一個家族,最直接的方式是什麼?

自然是從娃娃開始抓起。

兩世為人的楊川太明白其中因果,故而,從他得知自己就要被派往隴西郡擔任太守一職時,他便開始籌謀、算計,就想著要大幹一場。

隴西李氏想要儘快提升家族的整體實力,對爵位、官職和名望的渴求,已然成為他們的軟肋和硬傷,楊川若不抓住此次機會,狠狠的……

咳咳,好好的給他們創造機會,那還當什麼太守?

還不如回到竹園頭村去,跟劉滿、織娘、娜仁託婭等幾名小婦人打牌、生娃,混吃等死一輩子算了。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