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元年的春天,長安城裡發生了兩件大事,七八件小事,死了一些人,但總體來說也就那麼回事,並沒有掀起什麼浪花子。
第一件大事,是長寧侯楊川與丞相公孫弘之間鬧得水火不容,互掐了幾個回合,各有輸贏。
公孫弘贏了官司,輸了名聲。
如今,三輔之地只要有人提起公孫丞相,無不伸出一根小拇指罵一句:“嘁!”
以大欺小,以老欺少,料來應該不是什麼好鳥。
這是漢帝國百姓人的邏輯思維方式。
對楊川來說,沒有什麼好處,也沒什麼壞處,反正皇帝想要看到的是他與滿朝老賊明爭暗鬥,至於說誰佔了便宜誰吃虧,這都不要緊。
第二件大事,便是楊川、霍去病、曹襄三人的大婚。
這件大事之所以引起轟動,主要還是因為三人所娶小婦人皆為大漢公主,尤其是那個什麼長寧侯楊川,不但娶了滿月公主,同時還娶了一位封賞的‘假公主’、一位大漢郡主,想想就挺讓人上頭。
長安城裡,眾說紛紜,議論紛紛。
俗話說的好,這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三名少年俊彥迎娶大漢公主、郡主,在百姓人看來,只能豔羨那三名少年吃了狗屎沒漱口,運氣爆表,令人嫉妒羨慕恨。
在他們的口中,自然沒幾句像樣兒的言語,無非是大漢公主身份尊貴,絕非一般人所能駕馭,晚上睏覺時可能會騎在男人身上。
甚至,可能還會騎在臉上。
嘖嘖,想想就挺帶感。
而一些達官貴人狗大戶們在看待此事時,卻多了幾分警惕、竊喜與幸災樂禍。
唯有這些人才知道,大漢公主,老劉家的婦人,就沒有一盞省油的燈,一般情況下都很廢男人,遠的不說,就說前大長公主劉嫖、大長公主平陽等,就騎死了好幾任男人。
當然,這些粗鄙之言都是關中百姓的說法,對於漢帝國的達官貴人們來說,對所謂的大漢公主是既愛又恨。
愛的是那一份尊貴,如公孫弘那般的一種變態心理。
恨的是自己沒有機會讓人老劉家的小婦人來騎臉,想想就令人沮喪的很。
在狗大戶們那裡,而最為隱晦的心思,卻終究還是警惕、竊喜與幸災樂禍;大家警惕的是皇帝此舉破含深意,一旦今後有事,估計會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朝堂大事;竊喜的是從皇帝眼下的舉動來看,已然對衛青、霍去病、曹襄、楊川等人心生嫌隙;幸災樂禍的,則是老劉家的婦人在年輕時候,一般都要剋死一兩個男人。
當然,具體如何,還請下回分解……
……
啪!
驚堂木驟然響過,臺上面容清癯、神色淡然的青衫老人端起一碗清茶,淺飲一小口,清一清嗓子,開口說道:“上回書講道,平陽侯曹襄迎娶自己的表妹當利公主,結果,新婚之夜,洞房裡就傳出一聲淒厲慘叫。”
“諸位可知,那一聲慘叫,到底是誰發出來的?”
“洞房之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丟擲幾個疑問和包袱後,把自己打扮成青衫老人的東方朔眼皮下垂,慢吞吞的飲著茶水,好整以暇的樣子就十分招人憎恨。
嗎的,每次都要在最關鍵的地方斷更,這作者簡直不是人!
“東方先生,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你趕緊說出來啊。”
“是啊東方先生,每次都這般吊人胃口,下次不來了!”
“對對對,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