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就算瓷器降價,咱也不該如此糟踐啊。”
崔九隨手接住那件白瓷筆山,一臉無奈的走過來,輕輕將其放在案几之上:“對了陛下,淄川那邊,公孫弘家的船隊四面出擊,偷襲了平陽侯曹襄家的幾處漁獵場,殺死漁民七百餘人;另外,還搶了兩處鹽田,並將所有人捉去,嚴刑拷打,逼問精鹽提煉之法。”
“還有,劉陵派人出了雁門關,應該是與匈奴王庭聯絡,就是不知道搞什麼事,據說,那一行人裝扮成販賣騾子、驢子和羊皮的商隊,手中的路引是丞相府簽發的……”
劉徹側頭仔細聽著,雙目之中,閃過一抹森冷寒光,口中卻笑道:“人常說,這生意場比戰場還無情,看看,楊川曹襄兩個哈慫為了賺取一點蠅頭小利,招惹下麻煩了吧?
朕倒是覺得,讓那幾個少年人在生意場上吃點小虧,其實是好事,總比在朝堂上、在戰場上丟了性命要好吧?”
崔九點頭,面無表情的繼續說道:“還有,董仲舒回長安城了。”
劉徹的神情登時變得凝重起來,皺眉問道:“他不是在朔方郡幫楊川教書嗎?怎的,這才不到一年就跑回來了?”
崔九:“董仲舒為了太學院的幾座閣樓,將家底虧空了,如今差不多就靠著朝廷和朔方郡給他的那點薪俸過日子;楊川答應,只要董仲舒在天府人間開壇講學,公開支援楊氏算學,就給他再送一千畝水澆地、三十名天府人間的小婦人……”
劉徹哈哈大笑。
他手指北方笑罵:“崔九,你信不信董仲舒要被楊川給坑一次?”
崔九搖頭,沒說話。
果不其然,劉徹緊接著笑罵:“楊川那小子可是一點虧都不吃的人,當初,他在朔方郡修好了學堂,苦求天下的讀書人過去幫忙,卻無一人願意,其中,尤其以他董仲舒最為激烈,竟然公開宣佈,哪一家讀書人敢去給楊川小賊幫忙,他就打上門去。”
“結果倒好,當楊氏推出了拓印圖書秘法後,他董仲舒卻又是第一個偷偷跑去朔方城的人,你就說說,楊川能消了胸中的那一口惡氣?”
崔九冷不丁的插了一句:“他能。”
劉徹瞪了崔九一眼:“好像你比朕更瞭解他?”
崔九點頭:“正是。”
劉徹不吭聲了。
這個大長門,無論是對老劉家的忠心耿耿,還是人品、武藝、謀略、見識等各方面,什麼都很好,就是會說話……
……
在朔方城裡,董仲舒是個普通老師,還動不動讓楊川呵斥、威脅,似乎活得甚為憋屈,哪裡還有一絲一毫天下第一大讀書人的樣子!
可是。
這老賊一回到長安城,遠離比他還不要臉的長寧侯楊川,登時便滿血復活了。
他的車駕從來都是長安城最為豪奢的,也算得上除皇帝、太后、皇后車駕外,最為引人注目的存在;因為,他的車駕,本就是天子的車駕。
當年,景皇帝將董仲舒指定為劉徹的老師,與主父偃、兒寬、汲黯幾名大讀書人一起,給少年時代的劉徹傳道授業解惑;後來,劉徹十六歲登基稱帝,主父偃、兒寬、汲黯等人成了朝堂上的臣子,唯有董仲舒,卻成了帝師。
甚至,就連當初一起給劉徹教書的主父偃幾人,見了董仲舒,也往往都會以後學弟子之禮相見,也算是漢帝國的一樁美談。
由此可見,他天下第一大讀書人的名聲,並非浪得虛名。
只不過,此番遇上了楊川,讓那混小子一頓不講道理、偏生全是道理的王八亂拳,將老賊直接給打懵了。
扳著指頭算算,這都被欺負過幾回了?
端坐在極為豪奢而寬大的馬車裡,董仲舒忍不住感慨一句:“想不到,老夫會被一個少年人捏拿,只能說,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車駕進入長安城時,掀開車簾一角,看著初冬時節長安城甚為蕭瑟的街道,以及道路兩側低矮的屋舍、蕭條的店鋪,聞著滿城的大牲口味兒,老賊突然覺得一陣無趣。
長安城,也不過如此啊。
比起朔風凜冽、百廢待興的朔方城,長安城,在老賊心中,莫名的少了一股子人間煙火味兒,這讓他甚為失落。
董仲舒嘆一口氣,輕輕放下車簾,直接在車廂裡躺平,淡然說道:“罷了,調轉個方向,不去未央宮了。”
“老夫今日破個例,逛一回窯子。”
“去天府人間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