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批算術、農桑和家禽牛羊養殖類的書,也送到太學院,給每一位大儒贈送一本,讓那幫老賊眼饞幾天。”
“將所有的書籍,各選一本,專程送到未央宮,讓皇帝也生氣幾天……”
很快的,第一批印刷出來的書籍,被送到了長安城。
一時間,風雲驟起。
楊川印刷出來的這一批書籍,採用了後世極為流行的線裝、豎排,並用上等的絲絹、漿糊水等,製作了精美絕倫的封皮;在書籍的封面上,貼了一張空白的宣紙條兒,就等著皇帝看到後,親筆題寫一個書名;
在書籍的封面與正文間,還有扉頁、襯頁、目錄等內容。
當然,這種形式上的精美與考究,還不至於讓漢帝國的大讀書人們憤怒和癲狂——
大家不能容忍的,是楊川小賊,竟然用如此昂貴的紙張、如此考究的做工、如此清晰如刀刻的文字,印製了一大堆沒什麼用處的玩意兒。
像什麼‘算經’、‘糞經’‘農桑經’!
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一本週易,卻還是一本簡化本,加了一些基本的文字註釋,署名竟然是名不見經傳的東方朔,簡直豈有此理!
什麼叫暴殄天物?這便是。
於是,滿朝文武大臣的注意力,迅速從‘巫蠱之禍’和‘推恩令’的驚濤駭浪中抽離,齊齊盯住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楊川。
長寧侯,朔方郡太守,楊川。
這個小賊,表面看上去忠厚老實,對皇帝、對朝廷忠心耿耿,實則大奸似忠,包藏禍心,身懷造紙術、印刷術的絕技,為了給楊氏掙錢,竟然秘不示人,不將這兩種絕技進獻給朝廷,簡直就該誅滅九族。
大致便是這些言辭吧。
故而,當滿朝文武、各學派的大讀書人湧入未央宮,一個個正氣凜然、義正辭嚴的‘強烈譴責’楊川小賊時,劉徹也勃然大怒。
好你個楊川小賊,給朕還藏著掖著的留了一手,朕是那種經得起誘惑的男人嗎?朕是那種只佔便宜不吃虧的……皇帝嗎?
這種欺負天下讀書人的事情,為何不早早跟朕通個氣兒,讓朕也偷偷樂一樂、爽一爽?
於是,劉徹即刻傳旨,讓楊川幫皇室拓印一批孤本、秘本和善本,以作為漢帝國藏書樓的珍藏之物……
文武大臣們都懵逼了。
皇帝的這一招、叫什麼?
明明都勃然大怒了,為何臨到傳旨,竟然求著楊川給皇室藏書閣拓印一批書籍?而且,還直接傳令,讓給楊川送去一批錢糧、絲帛,以作為印書的酬勞……
不過,到底都是朝堂老賊,只是幾個呼吸間,大家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這是明晃晃的要給楊川站臺撐腰了。
想想前不久,楊川懇求他們前去朔方郡當老師,卻無一人願意,且還給自己的門人弟子下了死命令,絕對不準去朔方郡丟人現眼。
現如今,該如何是好?
未央宮的大朝會結束後,文武大臣們走出前殿,還在三五成群的商議之時,董仲舒卻早已大踏步的出了宮門,讓一輛馬車載著他,逕直向朔方郡而去。
等到大家反應過來時,已然是兩三日後的事情了。
於是,那些所謂的名門望族,扯下臉上的遮羞布,紛紛派人前往朔方郡,探明虛實的同時,自然就看能不能將造紙術、印刷術弄到手裡……
朝堂上的這些事情,已然在好幾天前,就傳到了朔方城。
平陽公主、皇帝和衛青,分別給楊川寫了密信,自然都是提前透過氣兒,表示讓楊川堅守底線,絕對不可鬆手的意思。
楊川鬆了一口氣。
看來,自己的判斷沒有出現偏差,劉徹對滿朝文武和那些披著豪門世族外衣的學閥,其實早就忍無可忍,只是苦於沒什麼機會和藉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