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己找椅子坐下,繼續說聽皇后說的,這個小兒扯他父親頭髮那可是一刻鐘不撒手的,說完就樂個不停。
法師就看著弟子跪著抱著他腿,咬著衣襬不撒嘴,他俯身想抱他起來,可這弟子就越來越使勁,那宋家胖小子突然開嚎,就見外面衝進兩個小兒,一個跪地給法師磕頭請罪,一個就要哄著那小弟子,還想掰開抓師傅下襬的小手,就見那弟子,瞪著小眼更使勁了,額頭青筋開始暴起,那下人嚇壞了,就是皇上也不笑了,起身上前。
看那弟子臉上憋的漲紅,開始發青,法師也嚇著了,另外宋家小兒中的那個胖小子更是大哭,就見那個大點宋家小兒對胖小子的拳打腳踢,胖小子的就哭的更大聲了。
小弟子這才扭頭一看,大喊:“不能打子旦哥哥!”他這麼一喊,看著雖然還是生氣,但那臉色緩過來了。
法師鬆口氣,就見弟子爬起來,衝過去捶打那個打人的宋家小兒,那個也不打了,還委屈的說:“他踩到我了。”
小弟子把哭著的胖小子護到身後,瞪眼睛說道:“那也不能打!”
大的就給小的賠不是,小弟子還安慰那個胖小子,賠不是的趕緊說讓石奎揹著弟弟外面跑一圈去。
跪著的下人才爬起來扛著胖小子領著小兒們出去了。
法師目瞪口呆,就一轉眼的事,心裡也撲騰,這要是在這給抽過去了,他怎麼給弟子父母交代?
皇上看著走了的小兒,若有所思,轉身說道:“看到那個打人的了嗎?聰慧!這麼短的時間就反應過來,轉移小師弟的視線,誰家的?”
“隨國公府的。”
“哦!宋八的庶子?朕知道宋八的兩個庶子和小師弟一起長大的,不簡單!”
這丟人的一幕讓皇上看個正著,法師感覺沒面子,也不再搭理他。皇上是知道謝府那怪小子被師傅叫上山後,就抽空來看了兩次,看師傅怎麼教導這個脾氣古怪的兒郎誰知正好看見這一幕。
皇后從國公夫人那聽來的小師弟的各種趣事和怪事都給皇上說了,所以皇上也好奇,想知道師傅和小師弟的相處,可就見了那一幕,心裡同情師傅一下,更同情自己的親家謝三,難怪這幾年都沒見在京裡犯渾了,就這樣的兒子就夠他喝一壺的了。
不過皇上臨走前說了句:沒準你們師徒就是前生的緣分,哈哈笑著走了。
法師浮現老師傅那和藹的笑容,想起老師傅讓他念經,他在師傅走後,扔了經書翻跟頭。法師想:我當初也是如此鬧人吧。
這事是半個月前的,旻山回去還委屈,說師傅不讓他看父親畫的故事書,蘇氏著急問了石奎後,和三老爺面面相覷。
旻山是有時發脾氣會扯住父親的頭髮,揪著不放,你要是強拉開他手,他就憋著氣使勁,沒法,就不管,直到他自己無趣了才鬆手,就跟斗地主似得,三老爺就低著頭讓他揪著頭髮,幾次後,就習慣了,他還能低著頭和太太說笑,不搭理兒子,兒子沒趣後也就鬆了手,要是越讓他鬆手,他就越扯的緊。不過這一年多,沒見他再扯父親頭髮了呀。
也怪,旻山就扯三老爺的,從來不會抓蘇氏頭髮,三老爺還玩笑說那是和爹親,蘇氏撇嘴,說她頭髮上有首飾,不好下手,夫妻倆還因為這爭論半天。
可這次上來咬法師衣服了,那就有點不尊師的行為,蘇氏趕緊讓三老爺上山賠禮去,還又捐了糧食給寺裡,又請了兩天假,慢慢給旻山講尊師美德,講做人要厚道,哄著他說,白鬍子師傅夠可憐的了,你當弟子更應該保護師傅,怎麼能夠對師傅發脾氣哪。
然後又去上學的旻山就給師傅磕頭賠不是,還說以後不會發脾氣了,要好好保護師傅。
法師覺得他閉關多年,思想沉悶了,又經常的回想起他小時調皮玩鬧時,師傅總是和藹的不緊不慢的教導他,有時他故意搗亂,也沒見師傅不耐煩過,而這個弟子,內心還算淳樸,就是脾氣急了,又不能擰著,而他總覺得是被迫收的徒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