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三人就出了鎮子,往龍王廟那邊靠近。路上不少認識的人和雲揚打著招呼,雲揚也是一一回應。
“貝貝,把手機拿出來直播,我想朋友們也很喜歡看這種熱鬧的場景。”,雲揚說到。
“好!”,韓貝貝拿出直播手機,進了直播室。
還沒到龍王廟,已經有上百老朋友進入了直播室,看到熱鬧的情景開始詢問小二怎麼回事。
“我和大家說過的一年一度白石河開捕,就在今天!現在還沒到時間,等會九點鐘有個祭祀儀式,是為了祭祀河神龍神的。當然,祭祀之前,也有不少民間表演藝人展示絕活,我帶大家去看看!”
小妖癲:難得一見,十幾年未曾見到過民間藝人的表演了,小二找個好位置拍攝,儘量多拍一些各種各樣的表演。
留住痕跡:我小時候就見過不少神奇的表演,刀山火海,生吞刀劍,現在想想,真希望回去把它錄下來!
弒神依戀兵:小二現在直播,沒看過的趕緊錄下來!以後也可以給孩子看看。
夜鴻玉君: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上刀山下火海的絕藝!可惜了,很多傳承下來的民間技藝不是毀在了沒人傳承,而是毀在了金錢上!
風中找感覺:確實是這樣,民間藝人生存艱難,他們也是要生活的。以前,半個什麼廟會幾十上百就能請來,現在上千請一回,一年三四回要餓死人的。很多都改行了!
七秒愛戀:這就是城鎮化程序的痛!現在國家不是設立了什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嗎?有沒有刀山火海一類的?
13461021135:沒有,這東西含金量低點,主要靠的是膽量!唉,再這麼下去我們下一代不要說看,能不能聽到這種技藝還是個問題。
2017012700547803:難了!除了小時候看過,現在那些傳承的老手藝人不是年邁就是沒有後人肯學,又不賺錢,哪有人再去表演?
jidong110:希望今天小二這祭祀大會上可以看到,圓我們小時候的夢!
孤獨慢跑:小二介紹一下,往年都有什麼活動?讓我們高興高興。
劉天賜好奇的望著雲揚和韓貝貝,當看到影片上出現不少網友的留言才知道,這就是那位發現金角四不像,曾經登上熱搜榜前十的紅人!
雲揚笑笑,對網友們道:“往年我們這兒也是異常熱鬧,很多手藝人會被李家的主持請到這兒表演,比如剛剛大家說的上刀山,下火海,還有我們這裡都有的飛天舞!”
“飛天舞指的是幾個人合作,用繩子吊著在空中做出優美的飛翔動作或者舞蹈,跟武俠拍攝用的威亞差不多。”,雲揚再解釋。
古舊而莊嚴的龍王廟聳立在白石河邊已經一兩千年。
龍王廟整體用大青石建造而成,正門邊一塊巨大的石碑屹立,惹人注目!
龍王廟前廣場很大,足夠停下幾十輛的大卡車。即使如此,今天依舊摩肩接踵,鼎沸的人聲嘈雜異常,不時因為有人拿著東西碰到人而吵起來!
“有表演了!”,忽然,人群開始往廣場中央一個高臺圍聚而去,只見高臺上有幾位身強力壯的在維持秩序,不讓人登上去!
“走!”雲揚接過手機,拉著韓貝貝,讓劉天賜跟在身後。
當來到高臺下的時候,前面已經是水洩不通。雲揚把韓貝貝護在懷裡,因為身高,視線不錯,但韓貝貝卻是看不到。
“你坐在我肩上!”,雲揚想了想,看到周圍不少父母把孩子放肩上,也有幾個青年把老婆或是女朋友背在身上的,不算突兀。
一用力,韓貝貝還沒反應過來已經騎在了雲揚肩膀,雲揚微蹲的身軀立起,頓時韓貝貝視野變得非常好!
把手機拿在手上,韓貝貝開始了一場讓人津津樂道的直播!
一位頭髮鬍子花白的老者,穿著一身長褂,被一位青年扶著,從臺下緩緩向高臺走去。這位就是雲河鎮德高望重的李氏家族長者,也是這次祭祀的主持。
顫顫巍巍的上了高臺,他身旁的青年拿來擴音器,示意大家安靜。頓時整個廣場肅靜一片,等待著老人講話。
“我是一年一度白石河祭祀主持李良友,感謝大家不遠千里前來,也感謝雲河鎮的父老鄉親們........”,李良友說了幾分鐘,聲音雖然清晰,但也開始氣喘。
“咱們先進入第一項,看錶演。今年我們從陌水縣大禹鎮請到了已經金盆洗手的梁老!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梁老是做什麼的,但有個名稱說出來你們就懂了,戲法!遠比魔術神奇的戲法!梁老曾經為國外來訪的元首做過表演!這也是廢了老大的面子,又因為咱們龍王廟迎來了1000年的祭祀慶典,他才肯為大家展示一次!有請梁老!”
“譁!”,人群沸騰了,不少知道梁老的人開始熱烈鼓掌,臉上充血,變得通紅,露出激動,期待的神色。
雲揚也很好奇,但可惜他也沒見過樑老的戲法表演,今天可以開開眼界了!
就在眾人翹首以待的時候,李良友退到高臺邊沿,從高臺後走上來一位年逾八十,身材瘦削,但精神矍鑠,雙目有神的老人。
老人左手中拿著一個半米高的籮筐,右手一捆麻繩,眾人很好奇,他要做什麼?
直播間內,由於主編把影片直播作為大熱放在了首頁,因此很快就湧入了幾萬人!
大家看到這種場景之後議論紛紛。雲揚當時只設定了幾位能夠說話的網友,因此大家只能打字,雖然讓人憋屈,但為了觀看戲法,也都忍了!
梁老來到臺前,洪亮的聲音從擴音器傳出,“或許有很多人會說,戲法不就是今天的魔術嗎?都是障眼法而已,解密後就那麼一回事!錯,你們大錯特錯!古代戲法,從我華夏有文明開始就有記載。甲骨文,金文,鳥蟲文,到西夏文,大小篆,那都是傳承有序!”
“魔術是障眼法,但我們古人凝聚智慧的戲法,可不全是假的!十八年前,我在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了一篇宋朝時期的神仙索戲法文章。宋時期,是我國戲法最為輝煌的年代,而神仙索在那時期,也只是很少人能掌握的技藝。前幾年,不少朋友和我說,發明於我國的神仙索技藝,竟然失傳了,倒是天竺還有人傳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