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大明少數人眼中是清晰的,但是對歐洲人來說,還是混沌不清的,他們根本不敢離開大陸,進入海洋。
留守歐洲的海軍將士都是從自願留守的將士中間挑選出來的,他們將會在歐洲駐守三年,等待未來的大明艦隊抵達,然後與他們換防。
之所以自願,是因為留守的海軍將士俸祿增加五成,並且所有的吃食由朝廷承包。他們在這裡當兵三年,只要不亂花,等回到大明,一個個都能變成小富翁。
朝廷當然也不會虧,別的不說,光是靠給這些歐洲貴族治療性病,大明就能日進斗金。
更別說這次貿易之旅,大明賺的盆滿缽滿。一次貿易,可以駐軍五十年都還有盈利。
當然,這也只是因為第一次的貿易有這麼大的利潤,歐洲的金銀都被大明一下子賺走了一小半,下次絕對沒有這麼好的事了。
但是每兩三年進行一次貿易,利潤維繫整個西方的駐軍和開發費用,那都是綽綽有餘。
從地中海到紅海,三萬海軍要開走返程的五百條船,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每艘船上的人員,都只是最低標準。
但是對整個艦隊來說,所有的人,所有的金銀,所有的貨物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朱瞻基重要。
一開始,海軍總兵朱真堅持要所有的軍隊都跟隨朱瞻基走,但還是被朱瞻基壓了下來。
除了怕宗室鬧事,朱真也不好指揮和安排,朱瞻基要留在身邊,他將大部分的文官,大部分貿易代表團的內侍,修船的工匠,還有五千幼軍,都安排跟艦隊走。
這些人加起來也有近一萬,平均算起來,每艘船上都能增加二十個人。
那些小船就不說了,就是大船上,多了二十個人手,也是很大的助力。
這還是因為大明的艦船都是硬帆,要是像西方一樣的軟帆,一艘船上,沒有兩三百人,根本走不了。
如今的船隊上沒有了大老爺,一切由朱真安排,加上臺風季還沒有到來,朱瞻基對他們能安全抵達紅海,還是比較樂觀的
從亞歷山大抵達開羅,朱瞻基與法拉吉就大明與馬穆魯克王朝的多項合作,迅速達成了協議。
除了駐軍與貿易,最大的合作專案就是由大明出錢,馬穆魯克出人,共同挖掘從大苦湖到塞得港的運河,並且疏浚從大苦湖到蘇伊士的古運河。
在公元前,埃及就已經修建了一條從地中海到紅海的運河,但是這條運河主要藉助尼羅河到大苦湖的支流,挖掘的運河段只有從大苦湖到紅海的一截。
但是在戈壁灘上挖掘運河,最主要的不是工程的難度,而是維護的難度,因為運河要不斷疏浚。
任何工程,只要上面的人發話,總能做出成績,蘇伊士古運河也是這樣。
隨著埃及的朝代更迭,異族入侵,這條古運河逐漸荒廢了下來。
幾何就是從古埃及發展起來的,他們在幾千年前就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奇蹟金字塔,實際上並不缺少在建築和工程方面的人才。
在朱瞻基知道的歷史中,也就是在十五世紀,幾十年後,威尼斯就曾經準備出資修建蘇伊士運河。
只是他們測量錯誤,加上奧斯曼攻下了君士坦丁堡,面對滅國的壓力,所以放棄了修建這條運河。
但是在技術上,實際上這個時代已經能滿足運河的修建了。
朱瞻基在抵達歐洲之前,計劃還是暫時不修運河,因為他想發展南非地區。
但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大明順利佔據了休達,並且買下了克里特島,在克里特島興建貿易中心。
這個時候,挖掘這條運河,能夠減輕大明在歐洲駐軍的壓力,擴大貿易影響力。
而且反過來想,大明挖通了蘇伊士運河,歐洲的這些國家知道了這條通道,就不會再向南部發展了,大明可以有條不紊地在南非移民。
在開羅朱瞻基待了近一個月,他帶著自己的兄弟和妃子們,遊覽了這個時代的獅身人面像,以及胡夫金字塔等著名景點。
四萬多人的代表團,給馬穆魯克帶來了旺盛的消費力,最起碼在大明將士抵達馬穆魯克這段時間,法拉吉面對的壓力要小的多。
大明的軍隊雖然不多,但是包括了三千人的炮兵,近三萬全副武裝的精銳部隊,是馬穆魯克三十萬人都啃不下的硬骨頭。
現在法拉吉也站在朱瞻基的這邊,那些下面的部落,根本不敢與他們作對。
不僅如此,朱瞻基根據歷史山疙瘩開挖成本,喊出了開發運河大約需要耗資大約十五萬兩黃金到二十五萬兩黃金,需要動用超過十萬人手,開挖十年的計劃。
計劃一出,整個地中海周邊都轟動了。朱瞻基一行現在可是整個馬穆魯克王朝的財神爺,受到了所有人的歡迎。
馬穆魯克王朝如今還是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人民需要服徭役。也就是說,人力成本在馬穆魯克是免費的。
那麼這些錢是誰得到了?當然是國王與伊克塔長老們收了這筆錢。
而且,為了開挖運河,大明還會提供超過二十萬件鐵器,這些都將增強當地人的實力。
從開羅到大苦湖,依舊是透過古運河乘馬穆魯克的河船抵達,隨後大明軍隊就在如今還是一個小鎮的蘇伊士,開始了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