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像這個時代的歐洲人,只會盯著街道上的人,而是反向交叉,雙方的眼睛一直盯著路兩邊的房子。
稍有動靜,就會有槍林彈雨掃射了過來。
費奧拉不敢冒頭,就只能從縫隙裡向外窺視,這些護衛手中的槍非常陌生,不僅有兩根槍管,還不用火繩就能射擊。
根據他們得到的情報,這種火槍不用點火,射速很快,射程也遠超他手裡的火槍。
他看了看手中的火繩槍,雖然槍裡面已經裝了比平時多五成的彈藥,但是也不能確定就能傷到對方。
當那位皇太孫走出了馬車,他的心突然也繃緊了起來,被對方的氣勢所懾,他有一瞬間的失神。
等他反應過來急忙點燃了火繩,那位皇太孫已經走下了馬車,與馬丁五世相互問安。
沿著一個狹小的空隙,他將槍管慢慢伸了出去。
從六歲開始習武,朱瞻基雖然沒有具備神奇的第六感,但是當一個人惡意注視自己的時候,卻有比一般人更加敏銳的感覺。
他很清楚這個時候是對方最容易下手的機會,為了禮節,他不可能不露面,而他從龍輦上下來,四周也不開闊,就是最好的動手時機。除開這裡,他們很難找到自己拋頭露面的機會。
因為精力大部分放在防備方面,他向馬丁五世的行長揖禮的時候,就顯得漫不經心。
就在這個時候,他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壓力來自自己的右前方。他隨即抬頭,右手一指右前方的建築。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朱瞻基的身上,他的手一指,陳禮立即大聲喊道:“護駕……”
一清子和玄澄一個閃步,就擋在了朱瞻基的身前。
他的貼身內侍們也早有準備,一百個內侍迅速開啟手中的黑紙傘,不到五秒鐘,就佔據了街道每一個位置,高舉起了手中的黑傘。
這個佈置是朱瞻基在知道有人想要刺殺以後,做出的安排。
身為大明皇太孫,他不可能因為有人想要刺殺就改變行程。但是他的安危不是一人之事,關係到千萬人的性命,所以也由不得不重視。
朱瞻基想到了曾經在電影上看過的一個鏡頭,面對狙擊手的時候,擋住對方的視線,是最有效的方式。
所以這一百個內侍在有危險的時候,就會開啟手中的黑傘,高舉起來,將整個天空擋住。
而朱瞻基只需要稍微改變一下位置,連離開都不用,就會讓來自遠方的危機消失。
大街上,教廷的眾人原本還在好奇地看著剛下車的朱瞻基,從下車之後,一直沒有開口的朱瞻基給了所有人巨大的壓力。
現在,朱瞻基的手只是向前方一指,頃刻之間,訓練有素的護衛們就用黑傘擋住了天空,把包括馬丁五世在內的教廷眾人也擋在了傘下。
所有人都因為這場變故有些愣神,原本只是朱瞻基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但是現在,就連在他們看起來身體並不強壯的大明士兵,也同樣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
論個體武力,大明士兵看起來弱不禁風,相比他們強壯的武士,似乎不再一個等級。
但是,大明的火槍犀利,現在看到他們每個人都訓練有素,在這幾千人的場合,每個人只憑一聲號令,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迅速控制整個現場。
這種相互之間默契的配合,在戰場上面,可以發揮的威力,遠遠超過了各自為戰的武士們。
現在,所有人都被這種驚恐支配,竟然做不出任何反應。
朱瞻基在一清子他們的身後只是換了一個位置,然後又從人群中穿行了出來。
密集的雨傘擋住了天空,在連馬丁五世他們都被擋住的時候,遠處的人根本不能確定他的方位。
他向著馬丁五世沉聲說道:“今日是黃帝歷4115年十一月十九,來自東方的大明,帶著友誼與利益,跨越大海而來。這是一場歷史性的見面,東西方的文明的融合,貿易的流通,將會從我們之後直接進行。恭喜閣下和諸位,你們不僅見證了歷史,還參與了歷史。”
這是一段裝比之極的開場白,但是朱瞻基深知,這就是在創造歷史,所以故意用這樣一段話作為開場白。
說話之間,他還向著在稍後位置上的若昂一世笑了笑,似乎根本不在乎他特意趕到教皇國,將自己一方的底細洩露了出來。
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時候響起了一陣槍聲,包括馬丁五世在內的教廷眾人,都顯得有些魂不守舍。
在通事將朱瞻基的話翻譯給他們聽之後,他們的情緒才稍微安定了下來。
馬丁五世抬頭看了看已經被擋住的天空,向前走了一步,站定之後向朱瞻基微微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