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經過多番溝通之後,決定有條件地向馬穆魯克王朝與馬林供應鐵器。
馬林,馬穆魯克王朝等等,都是在北非,他們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自然資源匱乏。
在他們的國家,許多士兵的手裡都還是銅器武器,而不是鐵器。收割大麥小麥的鐮刀,有些都還是銅器。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他們又怎麼會在奧斯曼的腳下瑟瑟發抖呢?
在如今的食物鏈上,大明與帖木兒國處於頂端。
大明的勢力在有了火槍和火炮以後,超過了帖木兒國。
但是帖木兒國相比大明並沒有弱到哪裡去,他們繼承了蒙元的大部分實力,同時也繼承了他們的科技。相比之前的大明,除了海上實力略遜,陸地上的實力可以說有過之無不及。
而奧斯曼帝國相比帖木兒國,差的是人口和科技,但是他們位於百戰之地,民風彪悍,個體實力高高在上。
奧斯曼帝國位於食物鏈的中端,那麼歐洲各國如今還位於低端。
一個聯合起來的歐洲是可怕的,但是他們不可能聯合起來。短期來看他們沒有威脅,但是有歷史經驗的朱瞻基很清楚,他們的潛力是最大的。
不管是帖木兒國也好,奧斯曼帝國也罷,他們的暴力和強大是建立在屠殺以及機動方面,科技方面的優勢有,但是也並不是很大。
他們有火炮,歐洲也有,他們有火槍,歐洲也有。
因為崇尚武力,他們在文化,包括民族底蘊方面,比不上歐洲各國更有潛力。
在朱瞻基的心裡,帖木兒國和奧斯曼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歐洲。
金純和解縉也正是因為朱瞻基提到了歐洲的文化底蘊,才贊同了將歐洲各國作為主要抑制目標。
在他們看來,帖木兒國和奧斯曼都是武夫,不值得憂慮。何況他們這兩個國家距離大明更近,也容易打擊。
但是歐洲各國具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這對將儒家看的比王權更重要的儒者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每一個儒者的心裡,都有將儒家發揚光大的的理想。
這一點被朱瞻基利用起來,所以他們對如何征服歐洲,才更有激情。
“殿下,今日英王,熱那亞王,西西里王的使者都已經抵達,並且帶來了大量的金銀。但是根據他們帶回來的訊息,那個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依舊沒有接見我們派去的使者。”
“訊息如何傳回?”
“前往威尼斯的使團受到了對方熱情的歡迎,可是他們的議會並沒有決定好與我大明的貿易。一開始他們甚至想要壟斷我大明的貨物,但是在看到貨物的數量之後,才打消了這個主意。餘寬怕殿下久等,所以派了一艘船傳遞資訊給了西西里的使團。”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這個神聖羅馬帝國可以說是如今歐洲最大的國家,雖然這個國家只是個鬆散的聯盟,但是正因為鬆散,所以想要做出決策更難。何況,他們國內現在還在打仗。暫時不用管他們,傳信過去,讓解禎期耐心等候。前往東方的使團有新的訊息回來嗎?”
“馬穆魯克王與貴族們已經在籌集金銀,耶路撒冷那裡的亂民也願意跟我大明貿易。但是前往奧斯曼的使團,還有前往拜占庭的使團,如今依舊在與對方對峙。”
朱瞻基想了想問道:“今日是什麼時間了?”
“十月初六。”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說道:“既然我們已經傳達到了貿易的訊號,對方也看了我們的貨物清單,傳令過去,東方四個使團匯合,以指揮使錢壯為總兵官,組織起來給對方一次深刻教訓。……不過,不要擴大戰爭,最多炮轟君士坦丁堡一番。”
“是!”
拜占庭與奧斯曼如今打的腦漿都快出來了,大明的使團去的不是時候,所以在愛琴海海域,就被雙方的艦隊攔住了。
三方相互對峙,不解決問題,但是也不讓大明艦隊透過。但是他們一直對陌生的大明艦隊禮遇有加,所以僵持在了那裡。
朱瞻基的耐心本來就不好,他還想等過了年以後,就藉助北風回國,雖然還有幾個月,但是如果進行大型貿易,時間根本不夠用。
現在可不是後世,一天的時間,大批的貨物都能從內陸運到港口。
即使有了貿易的傾向,許多貨物都要各自籌措,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才有可能透過其他領主的區域,運到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