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會談,朱瞻基並沒有參加,語言不通是一個方面,更主要是他不願意跟一幫臭烘烘的人一待就是一整天。
不過,他讓鄭和帶去了給奧斯曼三世邀請函,邀請奧斯曼三世晚上到他的行宮來做客。
馬林國不能說貧窮,雖然這裡還是奴隸社會,但是有土地和牛羊,他們的人們不會餓肚子。
但是他們手裡的資源很少,除了糧食和牛羊和鹽,他們的手裡就沒有其他可以跟別人交換的物資。
歐洲人不缺肉食,他們的牛羊賣不出去,而沙漠品質的羊毛,也比不上歐洲各國自己的羊毛,所以只能賣低價。
也可以說,他們很窮。
大明手裡的東西他們都想要,任何一種商品,都能讓他們愛不釋手,但是他們根本買不起。
本來就不多的金銀似乎沒有換到什麼東西就沒有了,這讓他們在聽說了大明艦隊還有一百多船的貨物後,更是眼紅。
許多貴族主動提出了要用黑人奴隸換取貨物,這讓鄭和他們驚訝無比。
對大明來說,雖然也有人口買賣,但是那大多都是戰敗者,或者是窮苦人家養不活,才會賣兒女。
但是像他們這樣,直接用不屬於自己的人口當換取貨物,實在有些不靠譜。
一直密切關注談判現場的朱瞻基當即做出決定,讓鄭和答應下來。大明可以要那些壯年黑人,並且給出了十兩白銀的高價,但是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閹掉那些黑人。
實際上,聽到馬林人的提議,最開心的就是朱瞻基了。
他一直在憂慮,不管是歐洲人也好,阿拉伯人也罷,跟大明的貿易都是出的多,進的少,這樣長期下來,就會貿易失衡。
大明吸乾了他們手裡的金銀,物資,他們就沒辦法跟大明繼續貿易了。
現在用人口交換,就是一個好方法。朱瞻基故意給他們出一個“高價”,就是讓他們在獵取奴隸的過程中有利可圖。
雖然名義上是十兩白銀一個人,但是他們當然不會要銀子,而是要大明的貨物。
而大明的貨物運到這裡來,價格都是翻了幾倍,幾十倍,所謂的十兩白銀,其實成本一兩白銀都不一定有。
而有了這些被閹割的黑人,大明在世界各地建設海軍基地,補給點。安排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最少就能接納五千人的黑人當僕從軍。
大明士兵就是官老爺,而種地,修路,這些輔助性的活就有人幹了。
而且人口增加一倍,不論誰想要攻打這些基地,需要派出的軍力也會增加許多,增加了難度。
以直布羅陀為例,在十九世紀,直布羅陀就成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海軍基地。
當時的英國人在直布羅陀修建了一個立體防禦體系,這個防禦體系由多級城牆、內部相連的堡壘、炮臺、彈藥庫、地下隧道和眾多倉庫構成,其防禦設施主要集中在半島北面與西班牙接壤的狹窄地峽、半島西側的城市及港口周邊和半島南端的海岸,而半島東側高聳的巨巖是要塞的天然屏障。
直布羅陀這座高達426米的石灰岩山是直布羅陀要塞的核心所在,它為防禦者提供了360度的環向視野,無論是西班牙境內的軍隊活動,還是海峽內的艦船往來都盡收眼底。
而巨巖內部則是一座由連綿縱橫的地道、倉庫、屯兵洞構成的宏大迷宮。根據朱瞻基瞭解的資料,在二戰時期,直布羅陀山裡面的地下隧道長度已經達到55公里。
在這個伸向海里的孤山上,有蓄水池,山洞可以儲藏夠幾萬士兵吃幾年的糧食,從陸地攻擊不上來,從海路,幾乎沒有誰有大明的海軍強,可以說是穩如泰山。
如此大的工程設施可不是少數人就能完成的,需要無數的勞動力。而且當時已經有了電氣化裝置,現在完全依靠石鎬來鑿,還不能用炸藥,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工程。
還有休達也是一樣,直布羅陀是一個孤山,休達是兩座孤立的山峰夾著一個平原地帶。
想要讓這兩個基地發揮應有的作用,最少需要幾萬人幾十年的工程量。
所以,奴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對方能夠源源不斷地送來閹割的奴隸,大明耗費的成本低的可憐,卻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談判進行的很順利,只用了五天的時間,雙方就全面的合作,就已經形成了一個框架協議。
鄭和在跟對方談判結束以後,並沒有直接參與貿易,而是在馬林人的陪伴下,馬不停蹄地前往馬林最北方的城市丹吉爾。
與他同行的還有兩百個羽林衛學士兵組成的探索隊,他們將從陸路一直抵達丹吉爾。
雖然名義上,他們是宣傳大明貿易團抵達的訊息,順便考察休達當地的具體地形,但實際上是為了繪製更詳細的地圖。
而這個時候,一些得到了訊息的貴族們,攜帶著黃金也源源不斷地從各地過來交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