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 (3 / 4)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這一萬八千探索人員就在一個直徑八百里的半圓範圍內,發現了四座金礦,兩座煤礦,還有好幾座鋁土礦。

雖然這裡的土地算不上肥沃,但是一些地勢比較低的河灘土地,還是能被開墾成農田的。

而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農,他們都會初級的辨地和洗地,這在這個時代,都是最高深的農業專家了。

他們知道如何調整,改變土地的肥力,而這裡廣袤的土地,讓他們直呼太浪費了。

一個比大明小不了多少的大陸上,竟然只有大明的一個州縣的人口多,而這裡的土地,完全沒有得到開發。

工部的吏員們更是驚歎這裡簡直就是一出寶地,處處都有礦產,雖然不知道這裡的礦產儲量大小,但是在一地就能發現如此多的礦,在大明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這裡面最受重視的就是被段仁志一腳踹出來的那座金礦。

在海龜島,士兵們發現了一塊兩百多斤的狗頭金,已經讓所有人驚歎不已。而他發現的這塊狗頭金,在剝離外皮,只留下黃金與石頭交叉的部分,就重達四百多斤。

能夠有如此大的狗頭金,就代表這處金礦絕對不會小,而且這裡不是山區,就是平地上。剝去上面的一層浮土,下面就是礦脈,開發非常容易。

當這個金礦被發現的訊息傳遍了整個軍營,又引來了無數人的熱議和重視,勾引了不少將士與宗室們的心思。

而這種變化,恰恰就是朱瞻基願意看到的。

他就是想要激發所有人的向外擴充套件之心,不是強制,而是自發。

強制命令的擴張,在沒有重大利益的基礎上,只會慢慢萎縮。

而用利益引發的擴張,會讓所有人都有澎湃的動力,並且會一直延續下去。

當全員迴歸的時候,基地這裡也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

這種差不多當然不是指一個城市的雛形,而只是一個軍營水寨,一個港口,還有一個淨水過濾中心。

基地的房子並沒有建設幾座,只是在河岸邊建了幾排木板房,而且這房子還不是給大明士兵們住的,而是給土人們住的。

如今大明跟土人的接觸還達不到劃分勢力,區分對待的時候,所有的土人一視同仁,都保留接觸的平等對待。

當然,在大明這裡,按照部落的大小,也會有一個內部的重視程度區分。

大明會在南洲留下一支五千五百人,有二十條一級戰艦,三十艘二級戰艦,還有二十艘傳令船的艦隊。

還有四百儒家士子,士兵負責維護南洲的秩序,他們這些士子負責教會各個部落的代表學會大明話。

這個艦隊並不會只留在這裡,而是要負責整個南洲的聯絡,控制。所以在岸上建立一片房子的目的,不是給大明士兵住,而是給土人們建設,把這裡變成一個大明跟土人接觸,交易的中心。

最少在一年以內,大明不會過多參與岸上的鬥爭,只是儘量不要讓他們自相殘殺。

當朱瞻基從南洲回到星城,就會拍傳令船回大明,然後組織一個長期駐守這裡的艦隊來換防。

屆時也會安排一批普通百姓前來,那個時候,才是大明真正控制南洲的開始。

在朱瞻基的計劃裡,在南洲會建設四個移民點,分別是後世的布里斯班,悉尼,墨爾本,還有西南角的珀斯。

整個南洲五千多人控制,每個移民點差不多一千人,然後還有一直流動部隊。

他也不怕只有一千多人會在土人面前吃虧,因為他們基本只會留在港口範圍,還有大船,隨時可以撤退。

更主要的是,如今的這些土人將他們視為天神,在大明的先進科技面前,所有人都只有崇拜之心,沒有對抗之心。

大明士兵沒有主動攻擊任何一個部落,敢跟大明作對的幾個部落都吃了大虧。聽見大明的槍響,他們就一個個嚇的跪在地上,四散而逃。

再加上大明一直很“公平”地跟他們交易,他們也不想大明人走了,他們就沒有了食鹽,沒有了鞋子,沒有了可以吃飯的碗能交換了。

安排好了這一切,大明的艦隊才留下了一些代表,又揚帆起航。

抵達後世悉尼的時候,這個時候已經是八月中。登陸的第二天,朱瞻基與幾個嬪妃在後世的悉尼玫瑰灣沙灘上,度過了中秋節。

如今的南洲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相比周圍山勢比較平緩的布里斯班,這個時候的悉尼,因為被藍山山脈包圍,更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但是被山脈環抱的的區域,這裡比布里斯班要大一些,光是這片區域,就能養活數百萬人。

從礦產資源上來說,悉尼所在的區域比較少一些,但是這裡有水,所以在這裡建設一個補給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後世的開礦期已過,朱瞻基也不記得悉尼這片區域有什麼大的金礦或者是銅礦。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