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拜裡米蘇拉想象一萬次,他也不能想到。這位大明的太孫殿下,來到麻喇迦,竟然是要拿麻喇迦的語言好文字作為大變的開端。
他想過這位太孫殿下年輕氣盛,讓家人在他面前一定要畢恭畢敬。
他也想過這位太孫殿下虛懷如谷,對他這個老朽的親王禮遇有加。
他更想過這位太孫殿下盛氣凌人,讓全國的國民一定要百般忍讓。
這位殿下的“豐功偉績”,早就隨著東瀛的王室一股腦被抓到應天府,傳遍了整個南洋地區。
他各方打聽過這位殿下的為人,經歷,興趣,愛好,還從各國尋來了多位年幼的美少女,就是想要討好這位殿下。
但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位殿下並非只愛好武事,他到南洋的第一把火,竟然是要挖整個南洋的根基。
從此以後不得習他國語言,不得寫他國文字,只是要把整個南洋都變成真正的大明啊!
南洋地區除了土人,就是來自西亞的阿拉伯人。他們從唐朝開始,開始向南洋的各個島嶼遷移,至今已經五百年了。
這五百年來,原本還有一些學習梵文,信仰佛教的小國,全部都被綠教徒和印度教徒消滅。
從滿者伯夷滅掉三佛齊之後,現在大半個南洋都是以綠教為國教,只有少數還信仰印度教的小國在艱難生存。
但是這位大明皇太孫,竟然首先就是要挖各國的根基。
朱瞻基一隻手輕扶住了拜裡米蘇拉,依舊露出著似笑非笑的笑容。在拜裡米蘇拉的眼裡,這是惡魔的微笑。
“王爺何須如此,究竟為何使不得?”
拜裡米蘇拉暗吸了一口氣,冷靜了下來,說道:“南洋各國都是大食人後裔,土人為主,大多信仰綠教和印度教……”
朱瞻基平靜地說道:“孤並不會干涉你們的信仰,這一點大可放心。”
朱瞻基當然知道,宗教信仰在後世都是一個火藥桶,更別說現在這個時代了。
這一點靠殺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想在這方面動手,只會讓有同樣信仰的人聯合起來,堅決反對大明。
拜裡米蘇拉很想直接反駁,如果杜絕了所有人的學習渠道,這宗教信仰就是不變又有何用?人們連經書都看不懂了,誰還會信它?
可是他不知道這樣說出來,會不會得罪朱瞻基,所以腦子裡飛快地轉著,想著對策。
跟隨在龍輦旁的張勇這個時候說道:“殿下,到了下榻之處。”
雖然麻喇迦是大明在南方最重要的港口,物資轉運地,但是面積也並不是很大。從港口到為朱瞻基準備的下榻之所,也不到兩裡地。
朱瞻基率先站起身來,向拜裡米蘇拉伸出了手。“王爺不必多慮,我大明之文字,文學,才是這個世界上一等一的知識,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與之相比。今後貴國民眾都學成大儒,就是到我大明為官,也無不可。這個話題我們稍後再說。請……”
拜裡米蘇拉明知道這話是扯淡,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總不能說大明的知識體系不行吧!
他像吃了一團屎一樣鬱悶,這個時候也只能伸出手,扶著朱瞻基的手臂站起身來,暫時不提這個話題。
不過他的內心裡還在謀劃著,該如何勸說朱瞻基放棄這個“餿主意”。
他也不能確定,朱瞻基到底是偶然起興,還是有備而來。
他在心裡暗歎,不管是什麼樣,這日子要難過了啊……
因為心裡有了憂慮,這頓飯他都吃的不是滋味。看著朱瞻基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他還只能壓抑住內心的擔憂,來奉承對方。
他並沒有注意到,在宴會大廳裡有不少內侍都在密切注意著他,他的任何一點小動作,都沒有逃過這些久經訓練的諮情司的人員的眼睛。
雖然大明現在並沒有心理學的課程,但是對通政司,錦衣衛,諮情司這些間諜機構,或者說偵查機構來說,任何反應也都能分析出大致的輪廓。
這裡錦衣衛的人不好露面,但是諮情司的內侍們並沒有人在意,在這些南洋人看來,認為內侍全部都是侍候朱瞻基的。
孫林就坐在朱瞻基與拜裡米蘇拉兩人的側後方,大廳裡杯觥交錯,卻似與他無關,他那張死板的臉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表情。
像他一樣的人還有不少,這些都是朱瞻基護衛,所以孫林一點也不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