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朱瞻基留在這裡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這裡的金礦,碧瑤金礦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內,都是菲律賓的最大產金地。這裡不僅僅是一座金礦,光是儲量達到十噸以上的金礦,就有七座。
而且,這裡不是沙金,而是巖金,更有利於開採和提煉。
只是這次勘探隊出面,暫時只發現了四處。即便是四處,也足以讓所有人感到驚喜了。
再次進入朱瞻基的大帳,朱瞻基笑問:“知道孤為何留在此地了嗎?”
許柴佬更是覺得這個殿下高深莫測了,但是發現了四座金礦,他更多的也是驚喜。“殿下早知此地有金礦?”
朱瞻基卻沒有回答他的話,保留了上位者的神秘。“這幾處金礦雖然誘人,但是有我給你的五百支火槍,有信心保住吧?”
“當然,殿下!”
“不僅僅要保住,我還要你像北明山銅礦一樣,利用當地的土人來開發金礦,哪怕為此要給他們一大筆費用。”
雖然身在南洋,但是許柴佬對大明在北方漠北的草原腹地發現了一座超級銅礦也有所耳聞。
據說那座銅礦的礦工,大部分都是朵顏三衛和韃靼人,他們現在充當了大明的苦力,幫著大明挖出了無數的黃金和銅。
然後透過八百里的水泥路,這些金子和銅礦石又被運到了開平前屯衛。在那裡,草原上原來的勇士也都變成了煤礦工,幫大明挖煤,然後熔鍊出無數的黃銅。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大明將一部分利益讓給了當地的土人,但是用這種手段,大明卻把原來的敵人,變成了苦力。
許柴佬雖然聽說過這些,卻不知道這裡面的具體操作手段,他抱拳說道:“殿下,微臣雖是經商出身,但是卻沒有進行過如此運作,並不知內部環節。”
朱瞻基笑道:“不用擔心,這一切都由黃守備告知你,我這次帶了好幾本北明山銅礦的內部方略手本,你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不過,這本手冊你只能在船上閱覽,並且由黃守備為你講解。切記,所有方略嚴禁外傳,不僅僅是針對外族,就連你自己的子女,也不得讓他們知曉。”
許柴佬連忙跪下說道:“微臣一定將它帶進棺材去!”
朱瞻基笑道:“那倒不用,你的子侄們股也會替你考察,若是有得用之人,孤也不吝嘉賞。”
北明山的工作方略,雖然並不是什麼高深的陰謀,只瞭解一部分,是不能窺清全貌的。
因為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這種事情看起來無害,可是造成的影響卻遠遠大於一個陰謀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影響。
現在大明的佈局還沒有全部完成,朱瞻基也沒有登上帝位。所以即便是他的大部分下屬,都還不能完全瞭解北明山銅礦的開發,有多麼大的威力。
大部分人只看到了開發銅礦給大明,給朵顏三衛,給韃靼人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卻根本沒有考慮到,透過利益的誘惑,大明已經改變了他們這些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
更主要的是,這種相互之間的交流,也影響到了他們的思想和文化,更會慢慢讓他們離不開對大明的依靠。
包括目前駐守在北明山的鄭亨,他都不知道整個計劃的全貌。因為在漠北,還有許多人,同樣在為這個計劃服務。
但是許柴佬不一樣,因為他實際上已經融入了呂宋的整個生態環境。大明要做任何事,都離不開他的支援和佈置,而其他人可以提供的幫助有限。
所以除了朱棣,朱瞻基,負責整個計劃匯總的孫林,還有負責將這些計劃透過各種方式套用在其他方面的黃淵,許柴佬是第五個看到完整計劃的人。
這種後世的政治侵略,經濟侵略,文化侵略,加在一起的手段,在這個時代的威力一點也不遜色於後世。
不看到全部計劃,這個時代的人就猶如盲人摸象,只會認知到自己摸到的部位。
會有人說大象像柱子,有人說像門板,有人說像繩子。但是看到了全貌,會登時明白,願挨大象是這個樣子啊!
朱瞻基從來不會懷疑古人的智慧,他們比後人唯一差的地方只在於見識的積累。
在智慧和手段上,除非是後世驚才絕豔之人,大部分後人要比朱瞻基接觸到的人更愚蠢。
因為他能接觸到的人,才是這個時代拔尖的一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