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需要他建立一個武士集團。
反而對於開發礦山,他並沒有投入太大的精力,因為那個礦山註定是屬於朝廷的,他能從得到手指頭縫裡漏出來的一點,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而開發礦山,主要則是由內監牽頭,工部,戶部輔助,海軍負責保護礦山安全,哪怕他以後要管理石見國,也插手不了太深入。
想賺錢,想要站穩腳跟,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大阪內城中,朱瞻基正在看著朱棣發過來的第三封催促他回去的信。
在信中,朱棣的心情顯然非常愉快,因為他已經當曾祖了,也就是說,朱瞻基已經當父親了。
七月二十八,胡良娣為朱瞻基剩下了他的第一個孩子,是一個女兒。
是個女孩,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
胡良娣在太孫妃之前生下孩子,如果是個男孩,那才是大問題。
作為僅次於太孫妃,朱瞻基後宮中地位第二高的女人,她的孩子哪怕不是嫡子,也與嫡子無異,並且還佔據了長子的名義。
假如太孫妃也生下一個兒子,圍繞著這兩個孩子的地位問題,後宮中會鬥爭多年。
這個時候,朱瞻基只能期待孫嫻這次一定要生個兒子,他的心思只在後宮之外,甚至是大明之外,才不願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煩心。
除了生下孩子這個喜事,還有幾件不大不小的煩心事,一個是為了組建銀行,戶部與內監各不相讓。
戶部認為他們統管天下財物,銀行應該由他們來管。
內監卻認為身為皇家總管,掌控了天下商業,銀行應該由他們來負責。
兩部各不相讓,作為發起者的朱瞻基,要來當這個仲裁。
這件事倒是好解決,因為朱瞻基早就預備一下子開辦兩家銀行,一方面是可以互相競爭,有個比較,另一方面也是不讓任何一方壟斷金融。
但是還有一件小事,卻不得不讓朱瞻基憂心。
那就是,火藥的儲備不多了……
這次大軍出征,除了給北方的鄭亨留了一批火藥,帶走了大部分已經制成的火藥。
這次的戰鬥雖然順利,但是是建立在火藥的大量消耗上。如果沒有了火藥,神機營還不如普通計程車兵更有戰鬥力。
火藥的三種原材料,硫磺、硝石與炭。硫磺與炭都是到處都有,特別是現在的大明擁有佐度島和北海道,這裡都是硫磺的產地,有大量的純度極高的硫磺。
至於炭,那就更多了,根本不用操心。
只有硝石,在大自然中存量極少。
在朱瞻基的印象中,全世界好像就只有俄羅斯,印度,中國,還有智利有硝石礦。
智利的硝石礦他去過,知道具體的位置。但是,那裡天遙地遠,想要從那裡獲取硝石,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印度的硝石礦是十八世紀被發現的,到了十九世紀就已經被英國人挖光,所以朱瞻基根本不知道具體產地。
也是因為印度的硝石被挖光,當智利發現高純度硝石礦以後,還爆發了一場硝石戰爭。
至於俄羅斯和中國,朱瞻基更是不知道具體位置,因為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硝石已經可以化學合成,人們根本不需要硝石礦了。
後來他曾經看過一個新聞,說是西北方發現了一座儲量驚人的硝石礦,但是根本沒有在意。
何況,現在的西北,還不屬於大明的疆域。
至於化學合成,對朱瞻基這個學渣來說,根本提都不要提。
“李亮,去把西川的地圖給我找來,特別是江油一帶的地圖。”
雖然不知道朱瞻基要幹什麼,李亮還是連忙去了船上的資料館,尋找地圖。
朱瞻基要江油的地圖,是因為他的印象中,江油曾經有幾座大型的硝石礦。在清朝時期,這裡也是中國最大的火藥產地。
當然,他不是因為對火藥有興趣才瞭解的這一點,是因為他對練武有興趣,在看海燈法師的資料的時候,介紹他是中國出生於中國火藥之鄉重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