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 (2 / 4)

他不認為自己有錯,他始終認為,任何一種文明,都應該有它先進的一面。

大明想要發展,就不能固步自封,閉門造車,迎接接納不同的思想。

昨夜他接到了通知,就將自己最近一段時間整理出來的許多文章都帶進了宮。

這裡面有他以前寫的文章,也有他在歐洲經歷了之後,在歸途中寫下的眾多心得。

他想用這些來說服自己的皇外祖,放寬對那些白人的限制和剝削,雖然那些白人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被大明剝削。

大哥張海看著有些緊張的他,一開始還笑著安慰說道:“二弟,不用擔心,我們畢竟是皇外祖的外孫,就是做錯了事,最多也是被罵幾句。”

可是,朱瞻基早膳並沒有給他們賞膳,只是讓他們在謹身殿外等著。

而後,朝廷的主要大臣們幾乎一個不差地來了。議長,總理,秘書長,各部主官,還有陛下的內閣成員,這近百人的規模,讓站在殿外的張海也有些心裡沒底了。

他不認為自己的弟弟惹出的事情會將所有人都驚動,還以為今天朝廷發生了什麼大事,所以才有了這場臨時的會議。

可是很快,在那些官員們都進去了之後,李亮顫巍巍的身影來到了他們兄弟面前。“兩位小殿下,請跟老奴進來吧。”

張海常駐京城,與李亮熟悉一些。對這位伺候了自己外祖一輩子的老人,他不敢有絲毫怠慢。“李爺爺,如今朝廷重臣皆在殿內,皇外祖這個時候讓我們進去?”

李亮露出了一絲笑意,嘆道:“放心,陛下不會對你們怎樣的……”

得了這句安慰,張海放下心來。而張瀚以為自己的外祖想要用人多勢眾來逼迫自己了,用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跟在李亮的後面,進入了大殿。

上百個大臣將殿內的座椅坐的滿滿當當,而內閣成員今日也一個不差,簇擁在朱瞻基龍椅下的高臺四周。

在皇宮已經有了電,有了擴音器之後,已經不需要太監們扯著喉嚨大喊來傳話。

李亮將兩兄弟帶到了高臺前方,留了他們兩人面對朱瞻基,自己繞過了高臺,來到了朱瞻基的側後方,躲在角落裡閉目養神起來。

張海和張瀚兩兄弟當著中偉大臣的面,不敢馬虎,跪拜道:“梁國公府張海,張瀚拜見陛下。”

朱瞻基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平身。賜座。”

兩個太監搬了兩個椅子放在了高臺之下,稍微斜著背對朱瞻基,面向諸位大臣們。

兩兄弟只能硬著頭皮坐了下來,面對百官的目光,讓他們格外不自在。

張瀚的心裡翻騰不休,雖然上面坐著的是一帶大帝,他最尊崇的親外公,可是如果今日說服不了自己,就別想讓自己屈服。

負責主持今日經筵的是內閣首輔李賢,他在高臺二層,拍了一些話筒,聽著話筒發出了聲音,這才湊近說道:“今日是正統四十一年,甲申年,甲戌月,戊寅日。陛下觀天下各國現況有感,故此開經筵之例,納百官言,為萬民計。今日之經筵,為談古論今,為中外社會之比,故此諸位可各抒己見,不以為逆。有請陛下賜題……”

百官齊抱拳道:“請陛下賜題。”

朱瞻基湊近了面前的話筒,沉吟了一下說道:“民族,社會,國家這樣的論題,過去朕與諸位愛卿已經討論過多次。這些話題雖大,可是世界在不停變化,任何時候,都應該與時俱進,才能跟上發展的變化。

四十年前,朕第一次去歐羅巴,那裡剛被黑死病肆虐,兩千多萬人,死了近千萬。那裡的百姓不洗澡,不刷牙,在教會的統治下像牲畜一樣生活。

在我大明去歐羅巴之前,那裡處於黑暗的時代。基督教教會成了當時社會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

文學、藝術、哲學,甚至包括政治和軍事,這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經典——《聖經》的教義。

誰都不可違背,否則,宗教法庭就要對他制裁,甚至處以死刑。

在教會的管制下,中世紀的歐羅巴死氣沉沉,萬馬齊喑,科學技術也沒有什麼進展。

但是如今,那裡卻已經像我大明一樣,人人洗臉刷牙,用鐵鍋做飯。

與我大明的貿易,拓寬了那些歐洲人的眼界。讓他們懂得了講究衛生,懂得了學習先進的技術。

在南部歐洲,以教皇國為中心,那裡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熱那亞、米蘭、拿波里、羅馬等國,現在已經變的更加文明。

他們的文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透過商品貿易的發展,然後對社會進行了全面的提升,然後現在到了一定階段的產物。

商品經濟是透過市場來運轉的,而市場上擇優選購、討價還價、成交簽約,都是斟酌思量之後的自願行為,這就是自由的體現。

這些“自由”還要有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自由,生產力的自由,而所有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