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還有許多大臣一直在告發,但是在朱瞻基親自為東瀛王修建了江戶王宮之後,官員們全部都偃旗息鼓了。
因為東瀛王宮的佔地面積,一點也不比應天府的皇宮小,只是建築小一點。
漢王府似乎明白了朝廷的底線,他們謹遵親王府的規制,每一處大殿都不逾規,但是佔地面積越來越大。
解雲在漢王府的大門口下了汽車,換乘了漢王府準備的馬車,一直又走了半盞茶功夫,才抵達了漢王府正殿。
坐在他身邊的蔡康看了一眼駕車的馬伕,輕聲說道:“漢王府北方是火車站,南方是內港碼頭,這一片區域佔地達到了三百萬平米,論地盤,可要比應天府的皇宮大多了。”
解雲卻似乎沒有關注這個方面,有些好奇地看著庭院裡到處優遊自若的動物。聽了蔡康的話,他笑道:“只要漢王府的建築規制不超過皇宮,佔地哪怕十餘里,也不用在乎。我倒是覺得在王府裡面設定一個動物園,挺有意思的。”
蔡康又道:“漢州城這裡雖然是天然良港,卻沒有大河。上一任漢王準備將漢州城前往南方三百里外的漢河之畔,並且在那裡修建一座水電站,卻又捨不得這座漢王府,至今沒有拿定主意。”
雖然解雲明知道他是故意在漢王府侍衛面前提起這個話題,打草驚蛇。但是他不認為自己需要玩弄什麼陰謀詭計。
對他們這個層次的人來說,陰謀詭計只是小道,靠陰謀詭計也不可能成就大事。
天下之勢如同潮流潮湧,浩浩蕩蕩,順勢而為,堂堂正正的陽謀,才是成就大事的基礎。
所以他只是笑道:“如今漢王自有考量,我們就不需為他們操心了。”
見解雲不願意談這方面的事,蔡康明白了過來,不再挑起話題,安靜地看著一群小鹿不怕生地湊到了馬車跟前,似乎想要車上的人餵它們吃食。
馬車抵達了漢王府正殿,以朱見注為首的漢王府十餘位在家的宗室,還有王府屬官在正殿外迎接
。
而解雲這邊,隨同他一同出使的各部官員,再加上布政使,按察司,海軍,等各級官員,人數更多。
雙方相互依次見禮,級別更低的人員被引進了二院,而解雲他們被迎進了殿內。
六月還是漢州城這裡的雨季,二院的院子上面被拉了數十個大帳篷,將整個天空都擋了住。
在帳篷下面,被牽了電燈,映照的燈火通明。
不過,這邊的電力供應有限,電壓不算夠,所以經常可以看到電燈忽明忽暗。
大殿之內,朱見注坐在主位,右邊是漢王府宗室,左邊是以解云為首的朝廷官員。
雙方一番閒敘,開啟了話題,朱見注望著解雲笑問:“據聞解學士生於南洋,長於南洲,又曾經歷練東洲,這次又巡視歐羅巴,西洲,這天下都見識了一遍。不知學士對這中洲之外各地,各有何見解?”
解雲稍微沉吟了一下,回道:“以臣所見,這東洲富,南洲寧,西洲強,歐洲亂。”
東洲沃土萬里,資源豐富,比中洲之地面積大,資源更多,現在只有人口比不上中洲。
也是因為東洲有這麼好的條件,所以朱瞻基將東洲都封給了自己的兒子們,杜絕東洲有獨立之意。
南洲相對於其他地方,是一個孤懸大陸。這座大島上面的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宜發展,雖然也有不少礦產,但是發展潛力有限。
不過南洲沒有外敵,有大明海軍保護,那裡的人安居樂業,與世無爭。
西洲又有不同,這裡的漢人只佔了人口的三分之一,在沙漠地區以北,生活的阿拉伯人都已經臣服大明。
在沙漠以南一直到雨林地區,還生活著數百萬崑崙奴,他們的人數還要多於漢人。
因為奴隸買賣,加上漢王府和晉王府一直是以強權征伐,所以這裡的軍隊和王府勢力,都要強於其他地區。
聽了解雲的分析,朱見注笑問:“那麼各地相比中洲又如何?差距有多大?”
“各地與中洲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這差距,乃是……”解雲沒有再說,而是用手指指了一下天,又指了一下地。
眾人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是天與地的差距。
朱見注曬然笑道:“解學士怕不是言過其實了吧……”
解雲的眼睛在大殿內掃射了一圈,將每個人的表情都記在了心裡。轉回到了朱見注的身上,他才笑道:“言過其實嗎?不,我不這樣認為,因為事實就是這樣。王爺,那你認為東洲,南洲,西洲,有哪裡可以跟中洲相比的地方呢?”
這句話一問,朱見注自己也沉吟了起來。不論人口,兵力,各地與中洲的確都差距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