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一三章 新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一三章 新年 (2 / 3)

不過正是因為這種依賴性,才能給大明帶來源源不斷的貿易利潤。

陳武作為如今東番島的最高官員,過年也來到了京城履職,朱瞻基還接待了他一次。

“陳武什麼事?”

“他前幾日來找我,詢問在報紙上做廣告的耗費,我說一次要兩千枚銀幣,這麼高的價格似乎並沒有嚇到他,反而很有興趣。

我當時就奇怪了,他一個駐軍的參將,為什麼會關注報紙上做廣告的事兒。問他才知道,原來他也想在報紙上做廣告,想吸引更多的人移民去東番島。”

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起來,沒有想到陳武還有這個聰明勁兒。不過從這件事也能看出,報紙在官員中的影響已經不小了。雖然現在報紙連一期還沒有刊印,但是聰明人都看到了報紙的作用。

“他有沒有說如何募集這筆資金?”

兩千枚銀幣雖然不是一筆大數目,但是也絕對不少。他想做廣告沒關係,但是如果敢動用軍費,那朱瞻基倒是要找他算算賬了。

他問清楚了廣告的耗費後,倒是順嘴提了一句。說福建那邊成立了一個東番會,這個東番會為了開發東番,願意出這筆銀子。”

又扯出了一個東番會,這讓朱瞻基關注了起來,他招了招手,劉萬就連忙來到了他的身邊。

“你讓孫林過來一趟,帶上東番會的情報。”

劉萬去了,朱有燉問道:“這個東番會我倒是知道一點,不過是一些小商人成立的互助會,集中多家的財力,物力來開發東番。像這樣的互助會,大明已經有了不少,特別是在寧波,各種各樣的商會,多不勝數。”

朱瞻基笑了笑,沒有回答,心中湧出了一絲警惕。

朱有燉看不到這種商會的威脅,但是朱瞻基卻不會大意。

大明的貿易如火如荼,雖然內監控制了大部分貿易的進出口權,但是生產和運輸,還是要依靠民間力量。

以茶葉為例,內監不可能自己種茶採茶,這些還是要依靠商戶。只不過,這些茶葉必須要經過內監的手來賣到海外去。

除了茶葉,布匹,絲綢,瓷器這些商品都是如此。

而且,內監人手有限,不可能控制所有的貨物。就像那些粗瓷大碗,內監根本看不上這點利潤,只管收稅,不願意摻和進這些生意。

一大部分初級商品,都是民間力量自己控制著。

但是這幾年朱瞻基出海在外,今年又一心在控制朝局,對這方面倒是有些疏忽了。

資本的力量是無窮的,而且這種帶有會社性質的機構,都是那種半黑半白的。

因為政治結構的原因,朱瞻基不擔心大明會出現後世美國的那種財團,但是很可能出現像天地會,白蓮教這樣的勢力。

孫林很快就來到了朱瞻基的面前,手裡還拿了一疊資料。“殿下,東番會是十五年在陳武扶持下成立的一個互助機構,原本只在泉州,福州一帶有些影響力,不過這幾年逐漸向北發展。在會社中,東番會不過是一個三等會社,並不值得關注。”

“如此說來,你們對這些會社都有進行關注?”

孫林點了點頭,道:“自十七年開始,諮情司就對大明的商會,會社進行了一番統計,安插了不少下線。按照人數多少,勢力大小,分成了三個等級,每個等級有不同的關注和干預力度。”

朱瞻基這才放下心來,吩咐道:“讓人將這些情報彙整合冊,呈交上來。”

沒有朱瞻基的吩咐,孫林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在朱瞻基的心裡,這些做的還不夠。因為這些暗中的插手,肯定不如直接管理的好。

治政,就像軍事一樣,雖然難免會有一些陰謀詭計。但是大部分時候,都依舊需要一種堂堂正正的制度約束。

就像和尚們有僧錄司,道士們有道錄司,這都是專門的管理機構。

而商會,也該成立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來進行管理和約束,包括扶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