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的鐵絲網阻攔,第二層的火炮攻擊,讓帖木兒人的進攻變的人仰馬翻。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的騎兵依舊擁有人數上的優勢,而且十里寬的進攻勢頭,不會因為一時的受挫就崩潰。
看著如同潮水一般湧上來的大軍,朱棣卻笑了起來。
他不怕帖木兒人的對攻,他只怕對方逃竄。大明的戰線已經拉到了一千三百里,後勤補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如果對方一直實行遊擊戰,才會給大明帶來巨大的麻煩。
所以朱棣才堅定不移地向赫拉特進軍,因為只有攻下了這裡,才能獲得充沛的補給。
對攻是大明最喜歡的戰術,因為大明在遠端,中程,短程的攻擊上,都沒有了短板。
相反,依舊冷兵器主攻的帖木兒人,會嚐到熱兵器武器帶來的衝擊。
如潮的大軍湧了上來,在進入兩百米的範圍之後,火槍聲響。
這個距離,是一般弓箭無法射達的距離,卻是火槍發威的距離。
雖然這個距離很難直接打死人,但是,散彈槍帶來的傷害,卻能直接降低士兵的戰鬥力。
而且,這種散彈槍因為距離遠了,覆蓋面積也更廣。當數萬支槍同時射擊,整個戰場幾乎沒有漏網之魚。
在這一點上,這種散彈火槍的威力要比後世的火槍更加有效。
受傷的人還能忍受傷痛,繼續衝擊,但是馬匹卻不行,它們在受傷之後,就開始變得狂躁,不受指揮。
然後,帖木兒人的攻擊勢頭就開始亂了起來。
當大軍不能一鼓作氣地攻擊上來,在兩百米到一百米的距離,就形成了一個死亡帶。
越來越多計程車兵倒下,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障礙。那些失控的馬匹不敢向前,向後又衝擊起了自己的軍陣。
這段距離,成為了了帖木兒人的噩夢空間。
即使有零散的勇士衝了過來,但是他們不過是變成大明人的靶子。
他們手持彎刀,憤怒嘶吼的場景,也成為了生命的最後畫卷。
這個時候,大明的騎兵開始動了,他們沒有利用騎兵的衝擊力,而是緩慢地向敵人的兩翼包抄。
如今的火槍因為覆蓋面積過大,所以大明的騎兵更要保持陣型,這樣才不會傷到自己人。
這雖然拖累了騎兵的速度,但是威懾力卻更大。
遠處的山崗上,沙哈魯看到帖木兒勇士根本靠近不了大明士兵,就一個個被打死,原本的攻擊陣型,到最後變成了瘋狂逃竄。
這不是帖木兒勇士不夠勇敢,實在是敵人的武器泰國犀利。
他們是魔鬼!
沙哈魯看到大明的步兵士兵從壕溝裡衝了出來,他們只有兩排,任何一個騎兵陣型都能輕易地衝垮他們。
但是他們卻反過來向騎兵進行了攻擊,他們手中的火槍猶如死神的鐮刀,那些被擊中落馬的帖木兒勇士,成為了他們的戰利品。
最可恨的是那些印度的僕從軍,他們不管殺敵,只管收拾戰場。
一匹匹戰馬被他們牽走,一個個戰士被他們割斷喉嚨,然後割下左耳。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沙哈魯悲憤欲絕,下令道:“撤軍,今後絕不能在野外與大明人對攻!”
隨著牛角號的響起,帖木兒人開始了退兵,但是他們這個時候才發覺,即使想跑,也不是那麼容易。
大明的騎兵也都裝備了火槍,他們緊隨著自己的身後,在隔著一百米左右的距離進行攻擊,落在後面的戰士一個個被擊中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