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章德躬身行禮說道:“章德愚昧,至今仍然不能完全明白殿下的意思,還望殿下能明示。”
朱瞻基卻笑了笑說道:“這件事不急,等從東瀛回來再告知你也不晚。今日特意見你,是想讓你代我到武當走一趟。金頂落成乃是武當一大盛事,去年我曾答應了玄真會去金頂一趟,不過現下出徵在即,各方兵馬調配都需我親自出面,所以讓你代我走這一趟。”
武當金殿可謂是這個時代科技發展的最高水準。
金殿坐落在湖北省武當山天柱峰頂端,是一座鎏金銅亭,全部為大型銅鑄件。其高5.54米,寬4.4米,深3.15米,整個大殿均為銅鑄鎏金,造型壯觀華麗,紋飾繁縟,光彩奪目,殿內寶座、香案和陳設器物,均金飾。
由於金殿在鑄造時似已考慮到構件的膨脹係數,構件裝配比較嚴密,而且成噸重的鑄件用失蠟鑄造法鑄造,然後運至峰頂進行裝配。
一直到後世,這個金殿依舊儲存完好,讓人能清楚地看到六百年前的精湛工藝。
楊章德精神一振,雖然新婚燕爾,但是他出身武當,哪怕被驅逐出了武當,卻也一直將武當當做自己的家。
如今能夠衣錦還鄉,這件事比新婚妻子更能讓他心動。
他躬身問道:“此行殿下可有何方略,章德也好見機行事。”
朱瞻基對武有親近之感,是因為他前世就是湖北襄陽人,也曾經到武當去過幾次,對那裡的道家文化沉澱有著很深的嚮往。
不過他現在肯答應玄真,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這個,而是想在如今的儒釋道三教之間故意做出一種偏重的態度。
當今民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信仰。除了自己的祖先,然後就是儒釋道三教佔據了民意。
在朱瞻基看來,道家的哲學主義思想,在管理一個國家的時候還有一些用處。而且道家在醫學和化學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
而儒家這種顯學,更是所有人已經融入骨子的研究學問的方法和渠道,在沒有更好的取代方法之前,根本是動也不能動。
只有和尚們,是朱瞻基一直深惡痛絕的。因為佛教傳揚的教義主要思想,就是不爭與往生。
這種思想在古代君王的眼裡,可能是有一些用處的,但是在朱瞻基看來,卻是社會發展的最大障礙。
但是為了現在整個西南的佛教勢力都非常龐大,雖然中原和佛教和西南的佛教已經不是一回事了,他們之間的許多教義卻是想通的。
所以朱瞻基也不能在沒有登上王位,沒有把握控制西南之前,著手對付佛教。
被元朝統治了近百年,作為元朝的國教,佛教在這個時期雖然經歷了從朱元璋,到朱棣,他們的抑佛階段,但是佛教的勢力依舊很大。
朱瞻基做出這種偏重,也是做給所有人看的,讓所有人知道,他這個帝國的繼承人更喜歡道教而不是佛教。
聽到楊章德的問話,朱瞻基笑道:“所有事宜我都已經交待了玄真,你代表我出席武當盛典,只要自始至終表現的恭恭敬敬就好。”
這趟任務如此簡單,也讓楊章德更感輕鬆,他試探問道:“那微臣是否可將嬌妻帶上,武當也是微臣長大的地方……”
朱瞻基哈哈笑道:“倒沒有想到你也是個多情種子,竟然還能想到帶妻子去度蜜月,順帶衣錦還鄉。孤準了!不過,你可不要誤了行程,我最遲四月十五就會動身,那個時候,你要是沒有回來,就自個趕去東瀛吧!”
雖然楊章德沒有聽明白什麼是度蜜月,卻也知道朱瞻基答應了他的要求。大喜說道:“臣絕不會因私廢公,誤了行程。”
這話只是一說,從應天府到武當山雖然路途不近,但是一路都是水路,可以直接從應天府坐船到武當山腳下。
大隊人馬出行,這一天走多少行程,在哪裡投宿,吃食,都是事先都安排好的,絕不會誤了行程。
打發走了楊章德,朱瞻基望著楊章德魁梧的身影消失在視線裡,才吩咐說道:“去將戶部今日呈上來的物資籌集進度抽出來,我午後要看。”
孫林躬身應道:“是!”
正待轉身,卻聽朱瞻基又問道:“你覺得楊章德此人如何,能否擔當勳貴攪屎棍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