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剛從南北朝的戰爭中平穩下來,又遇到幕府新老斗爭,內外鬥爭,各諸侯,藩鎮之間仇深似海,他們能輕易索取大量的財富。
這同樣能讓他們個人賺的盆滿缽滿,卻不損害大明的利益。
最後的好處,當然是他們能在這個過程中。迅速利用東瀛人自己的矛盾,以及現在日奸的泛濫,拉攏到大批的浪人和貧窮武士,建立屬於自己的力量。
這支遊離於大明力量體系之外的勢力,將會完全屬於紀綱和莊敬。
朱瞻基斟酌了一番,決定同意這個計劃。
他讓紀綱到東瀛的目的,就是為了當一個攪屎棍。現在,他們能夠自己想方設法的發展,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只要控制好紀綱和莊敬他們發展的狀態,最少在這一代,他不會擔心局勢會脫離控制。
畢竟,紀綱和莊敬是大明人,他們不是真正的和族,也永遠不可能登上金字塔頂。
最多,他們只能成為割據勢力。
而他們成為割據勢力,是符合大明的利益的。
所以看到這份計劃,他跟李亮吩咐道:“去把莊敬叫過來見我。”
用了五天的時間,莊敬仔細將朱瞻基的個人形象在自己的心裡打碎了又融合,揣測著朱瞻基的心態。
雖然他不能完全清楚朱瞻基的心裡是怎麼想的,但是他用朱瞻基的視角來分析問題,然後站在朱瞻基的立場來做出決定。
然後他順應這種決定來為自己謀福利,並且不損害朱瞻基的利益。他自認,這個計劃應該能獲得朱瞻基的認可。
再次見到朱瞻基,他的態度變的謹慎了許多,不敢在輕易表露出自己的心態。
朱瞻基喜歡跟這種聰明人打交道,直接將莊敬在這個計劃中可以獲得的利益分析了清楚。
這也嚇的莊敬冷汗直流,拜倒在地,不敢有半句反駁。
身為臣子,竟然想要脫離朝廷,在東瀛當土大王,這可是百死難贖的大罪。
這個時候,他也真正知道了,這位太孫絕對不能以年齡來評價。
但是正當他猶豫著是不是要抽刀上前綁架這位太孫,然後要幾條快船逃之夭夭的時候,卻聽見朱瞻基變換了語氣說道:“從讓紀指揮使到東瀛,孤與他就已經形成了這種默契。他沒有把握,自然也就沒有把全盤計劃告知於你,你不瞭解,所以你才會先試探孤,後又驚慌失措。不過,你這股靈氣勁兒,還真的讓孤滿意。”
莊敬有些懵逼了,他偷偷抬起頭,卻見朱瞻基站在視窗望著外面的藍天。而他的目光正對上了同樣聽的目瞪口呆的楊章德,這個時候,兩個人不僅沒有了相互厭惡的感覺,還有了一點惺惺相惜。
楊章德以為自己聰明,看不起狗腿子一樣的莊敬,但是現在才知道,薑還是老的辣。
莊敬能夠在不瞭解大局的情況下,做出如此的構思,是他根本比不上的。
可以說,他要學的還多著呢!
但是兩個人同樣都更畏懼眼前這個才十八歲的太孫,他竟然在一年前,就已經想好了如何分解東瀛勢力,並且計劃目前進行的沒有脫離控制。
這種老謀深算,根本不像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啊!
朱瞻基從視窗前回過頭來,看著莊敬說道:“起身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你位置經濟的後路著想,孤並不怪你,何況你的計劃也根本不損我大明的利益,相反對我大明的利益有利。”
莊敬戰戰兢兢地起身,弱弱問道:“那殿下是同意微臣的計劃,不抓這一千多倭寇去草原了?”
朱瞻基笑道:“這一千多倭寇,即使去修路,也抵不了大用。但是如果能換個兩三百萬兩銀子,還能攪得東瀛四分五裂,人心倉皇,那當然更好。”
如今這十萬大軍出動一次,耗銀都是幾十萬兩,能換個幾百萬回來,當然更好。
朱瞻基可沒有打吃虧仗的想法,打仗為的是什麼?不就是利益嘛!
不等莊敬回話,他又說道:“不過這個早田左衛門,卻不宜養虎為患。這次攻打對馬島,佔據這個島嶼,就讓他的人消耗大半吧!你就跟他講,這是孤的意思,打下對馬島,將功贖罪。要是做的好,孤以後會給他更多的發展機會。”
“發展機會?”
“除了對馬島,這天下還有無數的島嶼,無數的地區要佔領,一些髒活,也不能由我們大明人來幹。所以,以後孤不僅只會跟你們要錢,還會給你們錢來招兵買馬。東瀛別的不多,人手還是挺多嘛!”
莊敬這一下子明白了過來,高興地再次跪拜。“臣一定不負所托,讓東瀛武士為我大明所用。”
朱瞻基笑了起來,說道:“不僅如此,……據說東瀛的小娘子溫順又能吃苦,我大明男子最喜歡了。這在以後,也是一條財路啊……”
(半夜起來更新,這麼辛苦,大家給點月票吧?還說前十要女裝,現在距離前十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