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觀察了一刻鐘,主要發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四組人共同工作,但是因為鍛錘不是同時上下,所以相互之間有影響。
短時間看不出來,但是工作時間一長,工作人員受到旁邊小組的影響,就可能會出現危險。
這個問題容易解決,只需要在鍛錘之間加上隔板就能解決問題,或者將人員對向安排站位,這樣影響也會小一些。
其次就是更換錢範這道工序,必須要進行改進。鍛錘的重量八十公斤,加上從一米高的高度慣性下來,能有幾百公斤的力度。而且上下都是鐵,稍微出點差錯,即使要不了命,殘廢是肯定的。
所以設計一個更換錢範的工序,才能讓人放心,因為一出事,不僅影響士氣,也會耽擱工作。
這個工序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從旁邊墊高錢範,為錢範設計一個可以滑動的卡槽,不用手從上面拿,而是從側面推拉,就可以了。
朱瞻基提出要求,工匠們很快意領神會,幾天之內就能解決這兩個問題。
既然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那麼下一步,自然是準備原材料和開設錢莊了。
沒有官辦的錢莊,光是依靠每年的稅銀,恐怕原材料根本供不上製作的。
銀子的熔鍊比鋼鐵容易多了,因為銀子的熔點只有九百多度,一般的爐子都能熔鍊。
而只需要用鋼板製作澆鑄的模具,就能源源不斷地生產出適合鍛壓的銀板。
關鍵還是原材料,多的不說,沒有幾百萬銀幣的儲備,根本不可能大範圍推廣銀幣。
但是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秋季的稅銀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收上來,所以朝廷的銀子也不多。
朱瞻基現在也沒多少銀子了。
他的銀子去年都給了朱棣,過年的時候收回來了一些,又投入下馬橋的建設。
他現在也只能指望,十一月左右的時候,去東瀛和朝鮮的船隊回來,能帶回足夠的銀子。
所以,大範圍的推廣銀幣,最快也要等到新年左右。
在此之前,可以在官衙發放的俸祿方面,小範圍推廣銀幣。
預計用兩年的時間過渡,等到後年,或者更晚,才能下令斷絕散銀交易,全部改用銀幣交易。
這樣一來,就能去掉讓民眾深惡痛絕的火耗了。
但是,這還要看朝廷的銀莊能不能順利開起來。
這個時代可不是後世的國家信用已經建立的年代,人們更相信國家,相信政府。
如今是皇權時代,皇帝看似高高在上,其實涉及到利益的時候,就跟瘟神一般,誰都不想招惹。
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沒有安全感啊!
皇帝可以為所欲為,說把你的家抄了就抄了,把你的人殺了就殺了,讓你把錢放在皇帝這裡,誰敢啊!
但是錢莊,朱瞻基是絕對不會允許私人開設的,哪怕現在有許多私人的銀樓,也兼做一些錢莊的業務,但是這也只是現在,以後的錢莊業務,只能由內監或者戶部來做。
讓私人資本控制國家的資金流動,最終只會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皇權不穩。
如果朱瞻基不是穿越成一個太孫,而是一個普通人,那他當然希望早日實現民主,或者是由自己來掌權。
但是他現在就是一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怎麼可能來挖自己的牆角!
所以錢莊只能自己來開設,以後私人的銀樓,絕不能跨境開設,更不能搞成連鎖的。
這樣一來,即便是本地的交易還能透過銀樓,但是跨州府的交易,只能透過朝廷的錢莊。
像以後坑了整個大明的晉商,絕對不可能允許他們再發展起來。
控制了金融,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國家的穩定,作為未來的皇帝,他要把金融壟斷進行到底。
至於經濟發展,與金融壟斷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現在不可能發展到後世的電子時代。大明除了農業經濟,主要就是實體經濟,第三產業遙不可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旅遊經濟。後世有高鐵,有飛機,有汽車,有火車,又有完善的配套體系,旅遊才能發展起來。
現在人們出個門都靠走,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連縣都沒有出過。特別是女人,一輩子可能連離家五十里都不會去,你發展旅遊,誰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