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八,宜祭祀。
在五月初七這一天,朱瞻基就被一幫太監趕進了浴室,裡裡外外好好清洗了一遍。
以往的溫香軟玉小美人,變成了窮兇極惡死太監。
不僅如此,他除了早上吃了兩個饅頭,然後就再也不被允許進食。除了清水,什麼也沒有,被好好餓了一天。
這一次也沒有人心疼他了,以至於第二天早上被叫起床的時候,他的腿都有些發軟。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可是他這個大飯桶,這次是餓了一整天啊。
天色剛明,宗人府,禮部,包括內監各部的禮官們就準備好了各種儀仗和器具,然後也沒有肩輦和轎子,更沒有馬,就這樣像押解犯人一樣,把朱瞻基押上。
所有人都穿著新衣,一個個頭髮都梳的站不住蒼蠅,一本正經地先到皇宮東南的太廟祭祀,再到西南的社稷壇祭祀。
每到一處,祭祀官都要念一大堆祭文,朱瞻基先要三拜九叩,然後就跪在那裡,等結束以後,再三拜九叩。
這還不算完,才剛剛開始。李亮怕他撐不住,還特意切了一片三百年的人參給他含在嘴裡。
三百年的野山參,剛入嘴有點苦,不過含的時間長了,就有點蘿蔔味了。
朱瞻基乾脆嚼碎了,直接嚥了下去。除了絲粗了一些,然後藥效似乎有點大,比較燒心,還不難下嚥。
從社稷壇出來,才開始了最艱難的行程,因為要從這裡步行前往光華門外的天壇祭祀。
為了這次祭祀,應天府相應的道路都被封了,但是不允許走人,卻擋不住愛看熱鬧的應天府民眾,他們都聚集在路邊,想要近距離觀看太孫與眾大臣祭祀的樣子。
今天的朱瞻基打扮的非常超前,因為他穿的是代表皇袍的明黃色九龍袍,這樣的款式,就連他的父親朱高熾也沒有穿過幾回。
當然,這不是朱棣要傳位給他,而是他要舉行自己大婚前的祭祀,所以可以例外一次。
每到一處,圍觀的民眾都忍不住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這個時代,人們對於皇權的認同,還是非常由衷的。
要是像後世那個沒有皇帝的時代,恐怕許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活了。
一路步行,走了一個多時辰,才來到了位於正陽門東南,也就是他的下馬橋農莊西南方的天壇。
這個天壇外圍牆“九里三十步”,換算到現在為5200多米,整個天壇的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跟皇宮比起來還要大一點。
天壇(圜丘)是一座圓形建築,共有兩層,四面各有九級臺階,檯面和臺腳都用琉璃磚砌成,四周為琉璃欄杆。圜丘外還有兩重圍牆環繞,內圓外方,暗合“天圓地方”之意。圍牆四面均設有欞星門。
圜丘內還建有望祀殿,其西面還建有齋宮、鐘樓、神廚、神庫等附屬建築。但是平日,是不允許外人進入的。
一路上,朱瞻基又忍不住問李亮要了一塊人參。這東西的作用還真的好,雖然肚子越發餓了,但是的確精神百倍。
這個時候,他也要感謝朱元璋這個曾祖了。因為在洪武十年,朱元璋下旨天地合祀,也就是將對天地的祭拜活動合在一起,都在圜丘舉行,太平門外的地壇(方丘)從此廢棄。
同時在天壇這裡進行了改建,把天壇和地壇合二為一。
要不然,在這裡祭祀完畢,還要再去城北的太平門外邊的地壇祭祀的話,這場祭祀一天根本進行不完。
那他可要受老鼻子罪了。
在太廟和社稷壇祭祀以宗人府為首,不過因為大宗正空缺,所以眾人也進行的比較寡淡。
但是到了天地壇,就是以禮部為首。
禮部尚書呂震可不是一個簡單角色,此人記性很好,上朝奏事從不備份,張口既來。
但是他心胸狹窄,小氣多仇,死在他手下的大臣可不少,沒有一個人敢在他主事的時候出紕漏。
朱瞻基反正就是當一個木偶,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
雖然今日天氣有些炎熱,不過也還能承受,他就跪在圜丘的臺階之上,旁邊除了禮官和呂震,其他人都跪在臺階之下。
當呂震朗讀祭文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站著,其他人跪著一動也不能動。
不過等到長達一千多字的祭文唸完,還屬他最累,唸到最後他的嗓子都差點啞了,連灌了幾杯水。
這個時候已經是午後了,眾人都不能說話,一個個按照事先的安排,退出了天地壇,這次的祭祀才算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