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等全部試驗成功,就是現在,他得到這個訊息,也會迫不及待地過來看看。
水泥雖然不起眼,卻是一件真正利國利民的東西,應用廣泛,而且可以遍地取材,成本低廉。
現在的水泥,耗費最大的就是研磨的人工。但是大明的人力,不能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最少也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一直到要離開的時候,朱瞻基才突然想起了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他跟李亮交待道:“回宮之後你去內監巾帽局,讓他們用雙層棉布做兩千套口罩送過來。此地工匠,一人發兩副口罩,防止灰塵入肺,造成肺疾。”
水泥的汙染可謂是最大的,現在也沒有後世的吸塵裝置,而且完全依靠人工研磨,朱瞻基懷疑,如果不戴口罩,這些工匠們恐怕過不了幾年,一個個都不行了。
在後世還能洗個肺什麼的,在這個時代得了塵肺病,矽肺病,只能等死了。
而就在水泥這邊獲得成功的同時,第一架大型水車也正式在夾江岸邊落水。
這架水車雖然依舊採用木質結構,但是中間的主軸卻是採用剛從西南運回來的鐵木,並且在鐵木的兩端,用上了軸承。
有了軸承的順滑力量,水車的功率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馬致才這段時間就一直留在夾江邊,每天和工部的一大批人,都在試驗各種連動裝置。
在朱瞻基的要求下,水車要有推磨,鍛打,永動的作用,這不同的作用,就需要不同的連動裝置。
推磨需要的功率還不算大,但是機床和鍛打裝置,當然是功率越大越好。
特別是朱瞻基既想直接鑽槍管,還想要直接弄出水力鍛壓機來造金幣和銀幣,這需要的功率自然是難倒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們。
因為水泥的研製成功,朱瞻基也一聲令下,就暫時中止了夾江兩岸的基礎設施建設,等待著孔誠這邊弄出作用更明顯的水泥。
用水泥來在水邊修建碼頭,當然要比採石頭來修建碼頭和安裝水車以及廠房的作用更好。
在夾江對岸的江心島上,原本也在建設一座水師的軍營,現在也被停工了。
這一衛水師當然是為了保護整個工業區的,以後這裡將會是大明各種技術最先進,最集中的地區,一些保密和安全措施當然要考慮好。
不過夾江這邊一停工,朱棣就知道了。
這一日是三月十四,也是嘉興的七週歲生日,朱瞻基從夾江回來時,還讓從蘇州回來的劉萬專門到集市上買了一車各式的玩偶和點心帶回了宮中。
七歲的嘉興是朱瞻基最喜歡的妹妹,不僅是因為同母所生,嘉興性格開朗,落落大方也讓朱瞻基對她更偏愛一點。
看到這一車不值錢的禮物,嘉興卻格外喜歡。將一些風箏,風車,玩偶,點心都送給了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受用。
就連孫嫻她也沒有忘,知道孫嫻喜歡養鳥,把一個精緻的鳥籠送給了她。
看朱瞻基暗暗點了點頭,孫嫻這才笑著接受了禮物,哄她開心。
一幫孩子正興高采烈,內侍卻通報了朱棣駕臨文華殿的訊息,慌的張氏帶著一幫偏妃和眾子女共同迎駕。
不到午時就罷朝,對朱棣來說相當難得,這個時候,連朱高熾都還在詹士府沒有回來呢。
安撫了眾人一番,他還特旨賞了嘉興一柄玉如意,這才問朱瞻基。“為何停了夾江的工程?朕也知道工部一幫人還能盡心,進展目前還算順利。你就不怕耽擱了領下的軍令狀?”
見不能再瞞,朱瞻基也就把水泥的事情說了出來。“原本還想等孔誠那邊再有成績告知爺爺,給你一個驚喜,爺爺既問,孫兒當然不能再瞞。”
“真有此效?”
“千真萬確!”
朱棣高興地哈哈大笑起來。“這可是大事,你也敢有瞞,真該給你幾板子長長記性!”
“不賞反罰,孫兒不服。”
“賞無可賞,該當如何?”
雖然這是爺孫兩個人之間的玩笑話,但是朱瞻基卻覺得這是替張輔說話的好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