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林鵬面前的,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大空地,空地的外圍被一片竹林所包圍,顯得很隱蔽。空地內,似乎經常有人打掃,地面平整、乾淨,連一絲雜草都沒有。除了中央位置處設有一個八卦形的大石壇外,什麼東西都沒有。在石壇內,立著兩個龍頭石像,看那模樣,年代也是相當久遠了。
“這是青雲觀後院的秘地,也是我武當的禁地—‘界所’。”
葉驚風見林鵬一臉震驚的樣子,向他解釋道。
“這裡是...做什麼用的?.....”
林鵬指著那石壇上的兩個龍頭石像,好奇的問道。
“這石像叫‘界石’,是用來固定結界的特殊器物。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曆史了。自武當開山祖師張三丰立派以來,它便已經在這裡了。”
葉驚風說著,走上那石壇,將手中的真武劍插入到石壇中央的一個“劍孔”
內!
“知道為什麼這把劍沒有劍鞘嗎?因為這把劍的劍鞘,就是這個石壇本身!”
葉驚風話音剛落,林鵬便驚訝的發現,那兩個龍頭石像的龍眼,發出了耀眼的紅色光芒!彷彿兩個活物一般,發出陣陣聲響。
“這、這是什麼東西?!”
突然!林鵬發出一聲驚呼。他發現那兩個龍頭石像周身閃出了陣陣電光,一道巨大而虛幻的紅色大門,出現在了石壇的半空中!
“這是真武門。”
葉驚風看著那出現的紅色大門,拔出了插在石壇內的真武劍,一躍飛到了空中!
“喝啊!”
只見他手起劍落,對著那紅色大門用力一劈!
話音剛落,那紅色的大門突然從中間劈開了一道裂縫!一道耀陽的白光從縫隙之**了出來!葉驚風一畫開天,直接用手中的真武劍將門給劈開了!
“跟我來把,小子!”
葉驚風一手握住真武劍,一手朝林鵬揮了揮,說道。
“讓我帶你見識一下,我武當700年曆史的大結界—‘真武大界’!”
.....
另一方面,屠蘇也和林鵬一樣,到達了龍虎山,開始了他的修行之旅。
“屠公子,我們在此等候多時了。”
天師府門外,一個小道士向遠道而來的屠蘇一行拱手說道。
“有勞道長了。”
屠蘇將手中的公文包遞給劉顯,向小道士說到。
“公子不必客氣,令尊大人已經和我們天師透過話了,請隨我來。我這就帶你們去見天師。”
小道長說著,一邊向前帶路,一邊向屠蘇等人介紹著周圍的建築和歷史。
龍虎山天師府 ,坐落在今鷹潭市上清鎮的中部,面對琵琶峰,門臨瀘溪河,背靠華山,依山帶水,氣勢非凡。全稱為“嗣漢天師府”。明太祖易天師之號為“大真人”,故亦稱“大真人府”,是歷代天師祀神和起居之所。
天師府府門五間坐北朝南,碧瓦紅牆,丹楹朱扉,臨街聳立,氣勢雄偉。上懸“嗣漢天師府”直額,前正中兩柱上有抱柱對聯一幅:“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門前一對石麒麟,備增威武。進門為寬敞的硪石甬道,翠柏林立如列隊警衛,遠望府內,門第重重。循甬道前進50米,即達二門。二門上懸“敕靈旨”額,六扇門上畫有六尊門神:秦瓊、尉遲恭、程咬金、單雄信、羅成、楊林。兩柱上有“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楹聯。進入二門,院內豫樟參天,濃廕庇日。沿甬道往北,道中有一古井,曰“丹井”或稱“靈泉井”“法水井”。經古井再北原為“演法大堂”,現為新建之“玉皇大殿”。重簷歇山式鋼筋水泥建築,佔地600餘平方米,殿宇巍峨。內祀玉皇大帝,金童玉女分侍左右,十二天君陪祀兩邊,八條金龍飛舞楹間。原演法大堂內,康熙御書“碧城”匾額和乾隆御書“教法宗傳”匾額,仍懸掛在此殿內。玉皇殿西南為“鍾亭”,內建道教稀世珍寶原大上清官重達9000餘斤的大鐘。
玉皇殿後面為天師“私第”,系明建清修的建築。門旁石刻“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的對聯,“拙浦西京”的橫批。門內有一影壁飾“鶴鹿蜂猴”圖一幅,取其諧音“厚祿封侯”之意。三省堂為私第的建築中心,堂中央前部有綠色磐石一塊,兩儀影象隱約可見,名太極石,歷代天師送客人到此留步,因之又名“送迎石”。此時,天師府第六十四任天師—張玉霆,正坐在這三省堂的堂內,迎候著屠蘇等人的到來。(部分內容純屬虛構)
“爺爺,這個叫屠蘇的少年到底是什麼人?您要親自在此處等候?”
張玉霆身旁的一個年輕道士好奇的問道。
“呵呵~還能是誰?不就是那個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天之眼少年嘛。”
張玉霆撫了下花白的鬍鬚,笑著說道。
“天眼少年?!”
那年輕道士聽後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