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回到大房,濮陽渠拉扶著欒宜玥,朝著大爹和大娘跪拜改口:
“嗣子濮陽渠,攜妻子欒宜玥,給大爹、大娘見禮。”
說著,就連著三叩首。他是實心實意的,一直將大房當成了自己的另一份責任,所以下跪和叩首都很真誠。
對於阿奶的囑咐,他一直牢記在心,從不敢忘。
如今老孃的所作所為,將他和妻兒推至大房,只能說是天意如此,他本就是屬於大房的嗣子。
好在這會兒欒宜玥的腹部還算小,跟著濮陽渠叩首時,還能做得到的。
“好孩子,快、快起來,不要累著玥丫頭了。”周雲月是個有文化的老孃們,雖然心底不興這種老規矩,但是渠生願意全了舊制禮儀,倒是顯地認親儀式正式多了。
“大娘,你不要急啦,還要捧茶呢~”欒宜玥笑著勸,見到濮陽柔這會兒已經捧了四杯茶過來,心道這小妮子還真的聰明。
說著,兩人給大爹和大娘捧了茶,然後濮陽柔也在後頭捧了茶,改口叫大哥大嫂。
濮陽柔自從得知自己的胎兒能保住,就是欒宜玥跟父母提醒的,她心裡對欒宜玥就現多了一份好感,這會兒知道爹孃有了渠哥當嗣子,心裡對濮陽渠和欒宜玥,就非常的親熱。
當下,濮陽大房就顯地和樂融融。
臨急臨忙,再加上又是自己的親大伯大娘,濮陽渠不放心在岳家的女兒,讓妻子在大妹屋裡午睡好後,就與大爹大娘道別,直說等後天大爺將過繼手續先辦好,他後天就帶著妻女回來,走最後一道程式。
過繼當然不能就嘴裡說一句就行,還得同房同親們見證之下,將濮陽渠的名字從濮陽三房刪了,再在三房裡備註嗣子的記錄。
周雲月聽到渠生夫妻不放心小珠寶,一想到這聰明機靈的孩子,以後就是她的孫女兒,她心裡軟了,忙打發渠生扶著玥丫頭,趁著太陽沒下山,快點回岳家。
正好,這種事情,也是要跟岳家說明情況的。
再加上大房裡也沒有整頓出空的房間來,一時之間本就沒有多餘的空房能讓渠生夫妻睡地床板呢!
還不如讓這兩孩子回岳家,不管是渠生夫妻還是岳家,都會高看他們大房一眼。
小珠寶午睡醒來,沒有看到媽媽,在姥姥懷裡小哭了一陣子,還是被小舅拿著一隻螳螂給逗地哇哇叫,一會兒後哪還想到沒見著的父母。
只是這種時間不長,在被姥姥哄著吃了一碗蒸雞蛋後,就死活要坐在大院門口,一心想要第一眼瞧到爸爸和媽媽歸來——
另一邊,濮陽渠攜著妻子,剛走到村口,就看到村口裡,熱鬧非凡的喧譁聲。
原來是秋大娘,她那失蹤了十多年的大兒子,榮歸故里,要帶著秋大娘去城裡享福,這不,相熟的村民就在村口送行。
未想,人家都走了三個小時了,這村姑們還在原地裡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