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瓦剌和韃靼野性難馴,在他們的認知裡,只有掠奪。臣擔心,即使送東西過去,他們也還是會攻打邊境。據臣所知,這兩個部落當下已經很窮了,只送點禮物過去,難以讓他們舒心。”
“有燕王和王邵防守兩地,他們過不來,你去辦就是了。”
“臣遵旨。”
其實呢,說是防禦兩邊。
但韃靼比瓦剌更為精明,他們懂得借力打力。
韃靼不會單獨對大明施加壓力。
就比如他們和朱權的合作,朱權不動,韃靼就不動。
往年,在與朱權合作之前,韃靼的雙目是一直盯著瓦剌的。
瓦剌起事,他們才會動手。
這也導致朝廷會同時應付兩邊的敵人。
只要瓦剌人能按兵不動,韃靼單方面,絕不是大明的對手。
大明去韃靼,士兵不適應高原氣候,同樣的,韃靼地勢較高,他們也不適應大明的氣候,同樣會水土不服。
最主要的,就是先讓瓦剌人不動。
如果能與瓦剌人建立一年的外交關係,那大明這一年就真的太平了。
兩國交戰多年,想要有一年的太平,十分不易。
瓦剌之前將公主嫁給朱允熥為妃,只是迷惑之計。
瓦剌大汗女兒很多,他才不在乎一個女兒的死活。
作為君王,他擔負的責任,是讓整個瓦剌貴族都滿意,都不缺錢花。
那瓦剌有什麼弱點呢,這個,朱允熥就得問問自己的愛妃了。
實話說,他還是很害怕去貴妃宮中的。
那女人如狼似虎,朱允熥都快頂不住了。
晚膳,朱允熥命人將飯菜端到貴妃宮中,先示好。
“臣妾參見皇上。”
“你我夫妻,不必多禮,今天朕在你這兒過夜。”
貴妃一聽,眼神透亮:“是,臣妾謝恩。”
“讓其他人都退下吧,朕想跟你單獨談談。”
“你們都退下。”
太監宮女退下後,她親自為朱允熥倒酒。
而且,她還很放肆的坐在朱允熥懷中。
瓦剌的公主,性情豪爽。
“皇上,想臣妾了?”
“朕放了你的族人離開大明,你還沒好好謝謝朕呢。”
“那,皇上希望臣妾怎麼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