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可……現在馬赫然的五萬人還在江南南部呢。”
“他的兵馬,可以留給張玉去對付。”
張玉要去應天,就必須先過馬赫然這一關。
寧王此時五味雜陳,因朱棣逃走,手下那麼多將軍又被害,他的眼皮總跳個不停,感覺要出大問題。
“先生,你說,本王要是輸了,皇帝會向對待朱棣那樣,饒本王一命麼?”
答案是不可能。
但解士仁不願說出答案,避免寧王膽怯。
“王爺,今日只考慮今日事,別去想其他的。您現在已經處於謀反的姿態了,留給您的路只有一條,退一步是萬丈深淵。”
“那……如果本王不出兵,只佔據江南呢?”
“早晚必被皇帝所擒,江南雖然富庶,但四周都是大明國土,皇帝現在卻的是厲兵秣馬的時間,現在是他兵馬最少的時候,此乃天賜良機,若猶豫不決,王爺,您必萬劫不復啊。”
實話說,朱權已經產生恐懼了。
朱允熥的戰績讓人毛骨悚然,特別是他對戰盛庸的那一場,堪比楚霸王項羽了。
雖說朱允熥用的是弩箭,現在寧王也有。
但他這些天一直在做噩夢。
“王爺,您已經沒了退路,贏,則您得天下,敗,則滿門抄斬。”
這句話一提醒,朱權雙目似火。
“你說的對,本王絕不能輸,絕對不能!”
……
應天。
燕王得救,朱允熥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還得是三通會辦事。
現在,就看王邵和馬赫然怎麼抵擋韃靼和抵抗南下的軍隊了。
韃靼兵馬不下十五萬人,王邵只有五萬,固守城關,且看他怎麼禦敵。
最難的就是馬赫然。
除了寧王的隊伍,還有燕王麾下的二十萬人。
總數相加,超過了五十萬,十倍於馬赫然。
切現在,弩箭製造技術,在各方面的軍中都被普及了。
單純靠弩箭,已經無法取勝,謀略才是第一位。
朱允熥深夜考慮這點,寫了一封書信,讓暗衛去給江南三通送書。
馬赫然在江南南部的一個鎮子上駐紮。
他一直在考慮該怎麼拿下江南,這不是件輕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