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醞釀著張信和姚廣孝的話。
派幾個替身帶從泰安府剛收到的兵從各路出擊,自己則繼續潛伏在泰安之內,確實不錯。
一動不如一靜。
大軍剛到這裡,還沒來得及休整,再疲於奔命的話,會被他人有機可乘。
“嗯……就依軍師和張將軍。”
……
“什麼?朱棣兵分五路,離開泰安府?”
朱允文漠然的聽著這個訊息,母后也在看奏摺。
摺子是藏在泰安府的錦衣衛傳來的,不會有假。
“五路人馬,都豎著朱棣的王旗,不知他要去往何處。母后,來京的這一支人馬,有多少?”
“信中沒提啊,應該是急行軍,朱棣下令快,兵馬立刻動身,錦衣衛來不及查問。”
“他既然離開泰安府了,不如分兵圍剿,先除掉他來應天的這支人馬,確保我們萬全。”
這是不言而喻的,當然要先確保自身安全了。
可朱棣到底在下什麼棋呢,呂皇后百思不得其解。
猜是猜不到的,只有先讓人去圍剿了。
她朝臺階下一掃:“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爾等三人的錢糧收繳,可有眉目了?”
“回娘娘,已經收繳到您要求資料的三分之一了。”
“什麼?!才三分之一?”
現在就算是原數的兩倍,也不夠用了。
因為朝廷已經調集百萬大軍圍剿朱棣,錢糧不到位,各地過來的兵馬還會忠心麼。
“混賬!無能之輩!三個股肱之臣,居然如此懈怠!來人!將他們三人拿下!”
“母后!——”
呂皇后怒視著朱允文:“皇兒,你知不知道為孃的用意?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了,若朝中大臣都像他們這樣懈怠,你必被朱棣所殺!”
“娘,不至於吧,燕王現在已是驚弓之鳥了。”
這兒子,實在天真。
燕王絕不是周王和代王之流,他的能力,朱元璋當年可是讚不絕口的,參與北伐的途中,他能獨立指揮大軍,把前元打的抱頭鼠竄。
“兒啊,你要深刻明白,朱棣比你想象的要厲害,他非池中物,他的人馬眨眼間就可能變成五十萬大軍!現在不除掉他,以後機會就渺茫了。”
說完,皇后一揮手:“把這三個無用之輩推出去!關入死牢!以後誰再敢不效死命,他們三人就是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