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族大軍一路北上,有句話叫開弓沒有回頭箭,有些事一旦啟動就已經停不下來了。
夏林?跟夏林有什麼關係,他不過就是個牧民裹挾前進的商人罷了,可憐、弱小、無助,除了不停的調集物資跟在牧民後頭一路跟他們換東西之外,他可什麼都沒幹,平時也就是坐在馬車裡吃吃火鍋唱唱歌,然後跟牧民朋友換一些道具。
他夏林一個行商,天寒地凍的做點生意,他容易?
至於人家酋長的金刀,那是草原朋友送給漢民兄弟的禮物。至於人家酋長的狗頭,那是草原朋友送給漢民兄弟的情誼,草原跟中原,都是原字輩的,送點東西給兄弟怎麼了?哪條法律規定不許給朋友送禮了?
至於說漢人兄弟看草原朋友總是迷路,指點一下前進路線,這有什麼問題?孔孟之道,仁義禮智裡哪條規定不許給別人指路了?
還有說為什麼商隊的交替速度跟牧民前進的速度一樣,那能怎麼辦,人家拖家帶口,輜重有那~~麼~~多,速度慢點不正常麼?
而在雁門關內,整個北方大營十一個大關的將領都集中在了這裡,整天提心吊膽的等著探子彙報訊息,那是連晚上睡覺都不敢閉眼。
“報!草原部族已至漠北五百里處,距王庭僅有二百八十里。”
“報!草原諸部族先後抵姑衍山、不兒罕山,繼而攻打王庭,王庭西竄!已至西域,於西域諸國交戰,連勝,但損兵折將,不成氣候。”
“報!漠北韃幹部禪於姑衍,我部七品縣令夏林於狼居胥撿了塊石頭送給您。說給您留個紀念。”
“報!夏縣令傳信,他今年過年回不來了,可能要年後上元節才能返回。”
兩個多月,年關將至,夏林此時此刻蹲坐在單于王庭也就是烏蘭巴托的大帳外頭正在跟小孩玩扒拉石子兒的遊戲。
他算是真正見識到了這幫遊牧民族打仗的前進速度,三十七天,一千七百里,也就是八百多公里,一路北上,生生把夏林給拖到了烏蘭巴托。
此時唐家商隊已經把整個北方的貨運力量都拿出來了,而有了後勤保障的遊牧騎兵真的可以用恐怖來形容,這他孃的難怪大宋當年那麼牛逼都頂不住,這誰能頂得住這種滾雪球的打法,出發時五萬人,打到王庭二十五萬。高佳單于都沒反應過來,他們還擱這準備羊肉牛肉準備貓冬呢,一早上起來發現二十多萬人大軍壓境了。
接著帶著夏林一路過來的部族擱這稱帝了,夏林倒成了他的歷史見證人。
而現在好了,夏林想走,人家不放人了。死活就想把夏林給留下,妹子隨便挑、牛羊兩萬匹、土地要多少給多少,就是人不能走。
問為什麼不能走,人家新單于說他們想讓夏林留下教孩子寫字、教人們種地,他們不想再捱餓了。其實就是耍賴皮,不想放夏林離開。
不過他們對夏林也是真的很好,那是妥妥上賓待遇,新單于設宴時他都是直接會把夏林拉到他旁邊坐下,等於是讓夏林坐在龍椅上跟他一塊享用羊尾巴油。
差點沒把夏林再給吃吐咯……
“你耍賴!”夏林指著一個小孩:“你藏石頭了。”
那小孩嘿嘿笑著把手裡的石頭放了下來,接著他們繼續玩了起來,而這時新單于手底下的人走過來彎下腰對夏林說:“漢菩薩,單于請你過去。”
夏林起身拍了拍灰塵跟著他來到了單于大帳之中,他肯定是照例行禮,而單于熱情的招呼他來到自己身邊,指著下面一個灰頭土臉的人說:“兄弟,這個,你拿去!”
這湊過去一看,卻發現下頭跪著被死死捆住的人看樣貌是個漢人,於是夏林好奇的問道:“這是?”
“你們漢人,在以前那個賊人當狗的漢人。”
“哦!漢奸吶。”夏林蹲了下來撩起這人髒兮兮的頭髮用漢語說道:“喂,什麼滴乾活?”
那人一聽是家鄉話,立刻哀求了起來:“求你放過我吧,我上有六歲幼兒下有八十老母……”
“停一下,你先組織一下語言。”夏林拍了拍他的頭:“你是誰啊?他說你是個漢奸。”
“我是邊官守將張羊,泉州人……鴻寶十年被抓來漠北,然後……然後……”
“然後你就當了漢奸唄。”